2018-11-24 21:05
綠野蒼蒼,壹抹斜陽獨掛西天,映照著斜陽下的壹縷溪水。溪水潺潺,緩流而下,又到了壹處小村莊。村莊不大,稀稀落落座落了幾座茅草房。正值傍晚時分,縷縷炊煙飄起,又有幾只水鳥飛過,真是壹派田園風光。
壹間破舊不堪的茅草屋前,壹名小小的孩童手持樹枝來回比劃著,嘴裏嘿哈有聲,旁若無人的玩耍著。壹個少女走出屋來,看著孩童的眼中滿是笑意,喚道:“璟兒,吃晚飯了。”
孩童回頭看見少女,扔掉手中枯枝,喊了壹聲阿姐,嬉笑著跑上前挽起少女的手,邊往回走邊嗅著鼻子,忽然歡呼壹聲,放開少女的手,迫不及待的奔進屋中。
少女笑了壹下,緊隨其後走進屋裏,孩童早已坐在桌旁,桌上放著兩個瓷碗,壹個瓷碗中盛放著壹條魚,另壹只碗中則是舀了碗清水在裏面。少女盛了壹碗飯放在孩童面前,自己則在旁邊鍋中舀了點稀飯喝著。
孩童看著自己碗裏的米飯,又看了看少女碗中光可照人的稀粥,疑惑道:“阿姐,為什麽妳每次都不吃米飯呢?”少女夾了筷魚肉放到孩童碗中,笑道:“阿姐不餓,喝點粥就行,璟兒不是最愛吃魚嗎,阿姐今天特意去集市買了條魚回來,給璟兒補補身子。”又輕輕拍了拍孩童的頭說道:“璟兒快吃 嘗嘗阿姐燒的好不好吃。”孩童夾起魚肉放入口中,先是不易察覺的皺了皺眉,然後展顏笑道:“真好吃,阿姐燒的魚真好吃。”少女笑盈盈的看著孩童,眼中閃過壹絲憂愁。
晚飯過後,少女來到房中做起了女工,孩童則趴在她的腿上靜靜的看著,少女忽然問道:“璟兒,阿姐問妳,妳長大了想做什麽呀?”孩童聽了後從少女腿上爬起,揚起壹張稚嫩的小臉大聲說道:“我以後要做壹個頂天立地的大俠。”少女聽了微微壹笑,正要說話,忽然聽到外頭壹陣微弱的敲門聲。
姐弟二人面面相覷,此時夜早已深了,又兼得此地偏僻,平日裏連個外人都見不到,僅有的幾戶鄰居也早已入睡,此時響起的敲門聲又會是誰呢?這幾年天下壹直都不太平,盜賊四起,難道……
二人坐在原地壹動未動,似乎身子都有些僵硬了。又是幾聲敲門聲傳來,孩童縮了縮身子,躲在少女懷中顫抖著說道:“阿姐,我怕。”少女看著懷裏的孩童,壯起膽子摸了摸他的腦袋,輕聲說道:“璟兒不怕,阿姐去開門,妳先躲起來。”說完起身前去開門。
孩童躲在床下瑟瑟發抖,他聽隔壁的王大哥說過,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各種妖魔鬼怪就會出來害人,尤其喜歡吃小孩子。王大哥說這話的時候還特意露出兩排牙齒,壹臉的兇相,每次都把他嚇得哇哇大叫,然後跑回家找阿姐,背後王大哥的笑聲就跟著他壹路飄回家。
孩童正胡思亂想間,忽聽門外的阿姐哎呦壹聲,孩童大驚,顧不得害怕,小小的身子從床底下爬出來,操起白日練劍用的樹枝就沖了出去,嘴裏還大喊大叫為自己壯膽。還未跑至門外,就見少女吃力的拖著壹樣物事。少女聽見背後聲音,回頭喚道:“璟兒快來幫忙。”
孩童按下心中恐懼,扔掉樹枝跑上前去,見少女拖著的竟是壹個人,那人看模樣似乎是個少年,約十七八歲年紀,全身血跡斑斑,人也壹直昏迷不醒。
姐弟二人合力將那人拖進屋裏,又讓出床鋪讓他躺下,少女擦了壹下汗,對著孩童說道:“璟兒,阿姐去壹趟柳大夫家,妳在家中看著他,不要亂跑。”孩童聽了心中有些害怕,對少女說道:“阿姐,要不明日去吧。”少女搖頭道:“不行,看這人傷的這麽重,說不定今天晚上都熬不過去。璟兒乖,阿姐去請了柳大夫後馬上就回來。”孩童雖然有些不情願,但看少女說得如此堅決,只好點頭同意了。
柳大夫家離這裏約有兩裏多路,壹來壹回少說也要半柱香時間。孩童獨自壹人守著昏迷中的少年,手中緊緊握著那根樹枝,眼睛壹直緊張的盯著床上。
忽然孩童聽到壹聲微弱的聲音,他嚇得跳了起來奪門而出,半晌又趴在門框上心驚膽戰的看著屋內,待看清了是昏迷中的少年在說胡話後,又走了回來站在門邊想了壹會,腳步悄悄的往床邊挪了壹些。
少年又說了壹些話,孩童這回離得近了,聽得很仔細,少年的聲音時而憤怒時而哀傷,嘴裏不時喊著惡賊,又不時喊壹聲師娘,聲音悲切至極,讓人聽了不由生出惻隱之心。
這時門外壹陣腳步聲傳來,少女帶了壹個白發蒼蒼的老者趕了進來,那老者正是柳大夫。柳大夫坐在床邊細細的替少年把脈,然後開了壹個藥方給少女,說道:“這個少年的外傷很重,所幸沒有受到大的內傷,妳按照我這方子去拿藥,每日按時辰煎好給他服下,壹個月後就無什麽大礙了。”少女謝過柳大夫,又付了診金,千恩萬謝的送他出門了。
幾天後,在姐弟倆相依為命的茅草房裏,又多了壹個英氣逼人的少年。那少年正是那日姐弟倆所救之人,姐弟倆救醒他後,他為報二人大恩,就留了下來教授孩童劍法。他身上又帶了頗多銀兩,壹時間原本拮據的日子竟也慢慢滋潤了起來。只是少年對自己的身世和那晚的遭遇卻只字不提。
這日清晨,少年正在屋前場地上教授孩童劍法,那孩童學得頗快,壹招壹式甚有章法,少年看著點頭道:“璟兒,現在妳用手中的樹枝來刺我。”他在這裏住的久了,也學著少女的樣子叫起了璟兒。
孩童手持樹枝,先擺了壹個起手式,忽而大喝壹聲,往少年肩頭刺去。少年站那壹動不動,等到樹枝堪堪就要點著自己肩頭時,忽然壹個側身閃過,順勢擊出壹掌正打在孩童小腹處。孩童被打了壹個踉蹌,往後退了幾步。
孩童看著少年說道:“司馬大哥,妳剛才為何要側身啊,不是應該舉手架住我這壹招嗎?”少年正色道:“璟兒,臨陣對敵,壹定要隨機應變,以招拆招方能占得上風。”又接過孩童手中樹枝隨手比劃了壹下說道:“就似剛才那壹招,如果妳在我側身躲避後,改刺為削是不是更好,這樣壹來,我只能矮身低頭,如果再接上壹掌,我就非中招不可。”孩童聽了若有所思。少年微微壹笑,又和孩童互相拆起招來。
二人又如此對練了半個時辰,日頭漸高,二人練得正酣,忽聽壹個清脆的聲音傳來,“炎大哥。”聲音中帶著無限驚喜。少年吃了壹驚,忙轉頭看去,見遠遠的走來壹行人,人群中壹個少女飛奔過來,抱著少年哇哇大哭。
少年輕輕拍了拍她的頭,又走到人群裏壹個長者面前,壹撩下擺跪了下去,又磕了三個響頭,伏地大聲道:“弟子司馬炎拜見師父。”長者身背長劍,壹件寬大的長袍套在身上,行走間袍袖輕擺,給人壹種出塵脫俗之感。他看著跪在身前的愛徒,臉上滿是慈愛,將司馬炎扶了起來,柔聲道:“炎兒,為師壹直都以為妳已經不在人世了,如今又見到妳,為師甚感欣慰。”長者壹臉的激動,又仔細打量著司馬炎,連著說了幾個好字,眼裏甚至還隱隱有著淚光。
司馬炎又撲通壹聲跪在地上,悲聲道:“弟子有負師父所托,師娘不幸被賊人擄去,弟子拼死相救,奈何賊人武功實在太高。弟子身受重傷,本以為必死無疑,又被人救起,壹直在此地養傷,想著待身體好轉,定要踏遍天涯海角,將師娘從賊人手中救出。”
那長者面色漸漸冷峻,冷聲說道:“此事我已知曉,這事怪不得妳,沒想到魔教妖人竟能事先打探到妳們的路線,繼而半道劫殺。”又嘆了口氣道:“此事是為師大意了。”話語中帶著壹絲懊惱。
長者唏噓了壹陣,又問道:“救妳的恩人呢,快帶為師去看看。”此時司馬炎已被其他人扶起,聞言轉過身去,看見不遠處站著的姐弟二人,說道:“就是這姐弟二人救了弟子,又找來大夫給弟子醫治,弟子就壹直留在了這裏,順便教他們壹些武林中壹些尋常的武功。”
此事倒也怪不得司馬炎,要知道如果將自己師門的武功私自教授其他人,這在武林中是大忌,輕則受到師門長輩的責罰,重則廢掉武功後逐出師門。
長者卻渾不在意這種小事,看著姐弟二人不住贊賞道:“小小年紀便有壹顆俠義之心,實屬難得。”又招手喚過璟兒,微笑道:“小弟弟,妳想不想學武功啊?”璟兒見這老人慈祥的看著他,仰起頭脆聲脆氣的說道:“想。”老者哈哈壹笑,又說道:“妳拿樹枝先刺我壹下試試。”
璟兒握著樹枝壹招刺向長者肩膀,長者壹個側身閃過,璟兒想起先前司馬炎對他說的話,半途中改刺為削,長者哎呦壹聲,又低頭閃過,不料眼前忽然出現壹只小小的手掌,啪的壹聲打在他的額頭上。長者挨了這壹下哈哈大笑,捂著額頭說道:“這孩子甚有天賦。”又問璟兒,“小弟弟,妳願不願意跟著我學習武功啊?“哪知璟兒壹撇嘴道:“妳連我都打不贏,還想教我武功,羞不羞?”長者壹怔,隨後壹臉的哭笑不得。司馬炎忙對璟兒說道:“璟兒不得無禮,這是我師父,乃是七極劍派的掌門武極。”璟兒聽後壹臉的天真,問道:“掌門是什麽,司馬大哥,這個人真是妳師父嗎,他怎麽連我也打不過。是不是假的啊?”司馬炎輕聲斥道:“別胡說,我師父剛才只是在試探妳,妳連我都打不過,又怎麽可能打得過我師父。”璟兒歪著小腦袋想了想,見武極壹臉笑瞇瞇的看著他,說道:“好吧,我就跟妳學吧。”說得好似非常勉強壹般。
武極壹陣大笑,隨後看向跟在璟兒身後的少女,問道:“小姑娘,我想收璟兒為徒,妳看如何?”少女輕咬下唇,看向璟兒的眼中滿臉的不舍,她知道璟兒這壹去,姐弟倆想再見面就不知是何年何月了。她看著璟兒,輕聲的問道:“璟兒妳想去嗎?”璟兒看著阿姐,悄聲問道:“如果去的話是不是就看不見阿姐了?”少女輕輕點了點頭,璟兒想了片刻,忽然對著武極說道:“璟兒謝謝爺爺的好意,但是璟兒自幼和阿姐相依為命,阿姐沒了璟兒壹定會很傷心,我不能去。”聲音雖小但很堅決。武極聽得璟兒如此說,心頭更加喜愛,反倒更舍不得了。少女聽了璟兒的話,壹把將他抱在懷裏,又輕輕的推開他,看著璟兒的眼睛堅定地說道:“璟兒盡管去吧,等妳以後學會了武功,成了頂天立地的大俠後再回來看阿姐。”璟兒擦了壹下阿姐眼角的淚花,來到武極面前跪下,大聲說道:“弟子段璟叩見師父。”武極開心的笑道:“好好好,以後妳就是我七極劍派的弟子了,本來每個弟子入門都有拜師禮的,但為師這回出來的匆忙,等回了師門再給妳挑幾件好的物事。”段璟謝過師父後又壹壹和眾師兄行禮,輪到司馬炎時,司馬炎笑道:“小師弟,我們門派的七極劍法乃是武林壹大絕學,妳可得努力了。”又說了壹些門規之事,段璟壹壹記下。
其後的幾天,眾人就留在了那裏,壹來是等司馬炎的傷勢好轉,二來也是給姐弟倆壹些時間團聚。又過得幾日,在壹個草長鶯飛的日子裏,段璟揮淚告別阿姐,隨著師父和壹眾師兄們返回七極劍派。
時光流轉,鬥轉星移,壹晃十年過去了,昔日小小的孩童如今已長成壹個俊朗的少年。在師門習武的這十年裏,段璟異常的刻苦,夏練三伏冬練三九,壹天也沒有落下。他的武功也是突飛猛進,在這壹代的弟子中實力僅次於大師兄司馬炎。
這日,段璟正在後山瀑布旁專心致誌的練劍,忽聽有人在喊他,聲音由遠及近,段璟放下手中長劍,看著站在自己面前氣喘籲籲的身影,抱拳行了壹禮道,“小師姐,不知師姐喚我何事?”那個身影正是司馬瑩,她與司馬炎同宗,是司馬炎的族妹,比司馬炎小了約有十歲,倒是和段璟年齡相仿。
司馬瑩彎腰喘了口氣,沒好氣的說道:“我喊了妳那麽多聲,妳怎麽都不理我?”段璟回道:“我正在練劍,此間瀑布聲大,故而未聽到師姐喊我,還請師姐恕罪。”司馬瑩見他壹副畢恭畢敬的模樣,問道:“我且問妳,妳來這有多少年了。”段璟回道:“回師姐的話,有十年了。”司馬瑩忽然雙手叉腰,大聲說道:“妳也知道有十年了,這麽些年,妳每次見到我都這麽壹副樣子,我有這麽可怕嗎?”段璟壹怔,說道:“師姐是段璟的師姐,這其中的規矩不能逾越。”司馬炎氣呼呼的說道:“什麽破規矩,我來問妳,為何妳和其他師兄都能有說有笑,唯獨對我如此?”段璟壹楞,壹時也想不起來,只能低著頭默不作聲。
司馬瑩本欲再問,但看段璟這樣子,知道問了也是白搭,又說道:“師父讓我來叫妳,說是有事,妳快去罷。”段璟謝過司馬瑩,跨步欲走,忽然又被司馬瑩叫住,說道:“我估摸著師父要放妳下山了,妳能不能答應我,帶我壹起下山?”
段璟知道這個小師姐生性聰明,自己上山也有十年了,師父也是時候讓自己回家看看阿姐了,壹想到這裏,段璟的心情變得迫切起來,他對著司馬瑩施了壹禮後轉身大步離開,竟似沒聽見她的問話壹般。司馬瑩見段璟這個樣子,在後面狠狠的壹跺腳,也跟了上去。
段璟壹路從後山往大殿行去,壹路上又碰到了幾個師兄,又壹壹問候,到得大殿時已快到正午時分。
段璟進了大殿,卻發現裏面空無壹人,正疑惑間,司馬瑩趕了上來,段璟問道:“師姐,妳不是說師父喚我嗎?”司馬瑩氣咻咻的說道:“我是說師父喚妳去,可我沒說師父在大殿啊,妳壹聲不吭的就跑回來,我在後面趕都趕不上妳。”段璟壹聽,這倒是自己不對了,紅著臉說道:“是師弟孟浪了,還請師姐恕罪。”司馬瑩說道:“要我恕罪也可以,不過得先答應我壹件事。”段璟壹楞,他本是隨口壹說,沒成想司馬瑩還當了真了,便問道:“還請師姐明示。”司馬瑩見他答應了,便道:“師父在他房中等妳,妳先去了,回頭我再和妳說。”
段璟到了師父房中,敲門進去,見房中除了師父外大師兄司馬炎也在,他先向師父行了壹禮,又問候過司馬炎,這才畢恭畢敬的問道:“師父找弟子前來有何吩咐?”武極和顏悅色的問道:“璟兒,妳上山多少年了?”段璟回道:“回師父,弟子上山有十年了。”武極點了點頭,說道:“璟兒,自妳上山後,這十年間,妳勤學苦練,武功突飛猛進,師父心裏很是安慰。如今妳武功小有所成,也是時候回家看看了。”段璟壹楞,腦海中掠過阿姐的笑臉,他強忍著內心的激動,又跪下朝師父磕了幾個頭,說道:“弟子深受師父傳藝大恩,此生無以為報,此番下山,弟子回家看完阿姐便回。”武極搖搖頭笑道:“璟兒,此番下山,歸期不定,妳想什麽時候回來就什麽時候回來。”又轉頭對司馬炎說道:“炎兒,妳給璟兒準備壹些盤纏,到時便代我送璟兒下山。”司馬炎回道:“弟子明白。”
師徒三人又說了幾句話,段璟便即告退,忽聽門外司馬瑩的聲音說道:“師父,弟子有事求見。”武極壹聽便笑道:“瑩兒什麽時候變得如此有禮貌了,快快進來罷。”司馬瑩進來後站在壹旁默不作聲,武極奇道:“瑩兒,妳不是有事嗎,為何不說話?”司馬瑩扭捏了壹陣,擡起頭說道:“師父,我也想下山去看看。”武極壹聽就搖頭說道:“妳壹個女娃娃,壹個人下山我怎麽放心,再說了,妳武功學得也不好,妳瞧瞧妳師弟,比妳晚入門這麽久,現在武功僅次於妳大哥,妳再瞧瞧妳,整天貪玩……”武極話還沒說完,司馬瑩已經捂起了耳朵,嘴裏不滿道:“師父每次都是這樣說,真是聽得耳朵都起繭了,再說了,”司馬瑩放下捂著耳朵的手道:“這回我可不是壹個人。”武極壹楞,問道:“怎麽,還有人和妳壹起嗎?”司馬瑩笑道:“璟師弟不是要回家嗎,我正好和他壹道,順便看看他的家鄉是什麽樣子的,而且還能替師父您老人家看著他,不讓他在外邊胡來。”說完壹臉得意的看著武極。
武極聽了哭笑不得,說道:“璟兒是回家看他阿姐,妳跟著幹什麽,不怕給人添亂啊。”司馬炎也在壹旁輕聲呵斥:“瑩兒不要胡鬧。”
司馬瑩見師父不同意,壹把拉過段璟,大聲說道:“師父,璟師弟早就邀我壹起前往他家了,不信妳問他。”又對段璟悄悄說道:“妳不是要我恕罪嗎,這就是我的條件。”段璟卻是紅著臉猶豫著不肯上前。
武極見二人湊在壹起嘀嘀咕咕的,心中早已猜到司馬瑩不知用了什麽法子要挾了段璟,也不說破,便道:“如此也好,妳二人就先回房收拾壹下,明日壹早就讓大師兄送妳們下山。”司馬瑩大喜,嬉皮笑臉的謝過師父後拉著段璟就跑了,武極看了搖著頭滿臉無奈的笑著,眼中滿是溺愛。
第二日壹早,三人吃過早飯後便下了山,到了山腳下後,司馬炎吩咐二人道:“師弟,瑩妹,此番下山,妳二人凡事小心謹慎,遇事不可魯莽沖動,但若遇上不平之事,便須為人排憂解難,揚我師門之名。”二人壹壹記下,司馬炎又吩咐他們早去早回,二人從他手中接過盤纏,又拜別司馬炎,結伴去了。
字數5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