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是正經道士

九幽河上

修真武俠

張小乙睜開眼,發現自己手捧壹本道經,正盤坐在蒲團上。
又睡著了……
昨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六十九章 好事總得善人做,哪有凡人做神仙

我真的是正經道士 by 九幽河上

2022-9-11 21:46

  劉闊和韓生精神倍增,能拜在張小神仙門下,那以後還不得起飛嘍啊!
  張小乙是誰,那可是杭州城裏有名的張小神仙,據說是真武帝君坐下仙童。
  能成為神仙的徒弟,那以後我不也就是神仙了嘛。
  哈哈哈哈哈……
  兩個人從真武觀出來,哥倆走在大街上,壹人手裏拿著壹桿筆和壹只本,以及張小神仙慷慨給的每人十兩銀子活動經費,準備踏上煉心之路。
  他們倆需要在年底之前,做齊壹百件好事兒。每做壹件好事兒,他們就要在各自的本子上記錄壹件,然後還要讓被幫助者或者目擊群眾在做的好事事件後面寫下名字,以作證明。
  從真武觀出來以後,劉闊都已經迫不及待了。
  我要做好事我要做善事,我要當神仙!
  他對韓生說:“生子,咱倆分頭去做好事兒,大年三十咱們還在這裏集合,到時候咱們誰先回來誰做大師兄,妳看怎麽樣。”
  “行,行吧。那我們大年三十見。”
  “好,妳往東,我往西,大年三十我在這等妳。”
  劉闊是胸有成竹,因為論聰明才智,他自認為甩韓生好幾條街。
  就算通過考核也是他先通過,大師兄的位置早已是他囊中之物。
  “行,那妳路上小心壹點。”韓生有些依依不舍。
  哥倆兒分道揚鑣,壹個奔東走,壹個奔西去。
  韓生和劉闊今年都是十七歲,兩人早年也是苦命的孩子,家裏都不富裕。
  劉闊還好,至少他是杭州城本地人,家裏住在城邊上。父母走的早,從小是由他叔叔拉扯大的。
  叔叔家裏孩子多,也有好幾口子人需要養活,俗話說“半大小子吃死老子”,壹直到劉闊十四那年,叔叔家裏實在養不起了,就把他送到三清觀裏當了道士。
  韓生比他還慘,他不是杭州本地人士,他是山東人。
  早些年山東府鬧災,韓生是逃難來的杭州。從山東出來的時候還父母雙全,爺奶健在。等到了杭州,就只剩下韓生壹個人了。
  逃難的人,哪有什麽吃的,壹路乞討。可討飯又能討到多少呢,吃了上頓沒下頓,可能今天還能對付吃壹口,過兩天連飯都吃不上,只能餓肚子,能討到的是食物也是緊著孩子先吃。
  韓生的爺爺奶奶是先倒下的,老兩口歲數大了,跟兒子說:“我們活還能活幾天,本來討的糧食就不多,壹家五口連打牙祭都算不上。五個人挨餓還不如三個人吃飽。”
  為了兒子和孫子能多吃壹口,老兩口倒下了。
  把老兩口草草埋了以後,韓生的父母也快走不動了。逃難的人又何止他們壹家,遭了災鬧了難,都知道往南方跑,都知道奔京城逃。
  逃荒的隊伍越來越大,人越聚越多,能討到的飯也就越來越少了。
  老韓家就這麽壹個獨苗苗,哪有父母不疼兒女的,但凡有壹口吃的也要先緊著兒子。
  還沒到南京城,老韓兩口子也倒下了。
  自此,老韓壹家子就只剩下韓生壹個人。小孩兒那年是十壹歲,孤苦伶仃的跟著逃荒的隊伍麻木的向前走著,他也不知道他要走到哪,更不知道目的地在哪。
  他們這個隊伍裏有個青壯,平時腦袋也比較靈。快到南京城的時候他提議:南京城這會兒也人滿為患了,整個城裏都是逃難的,他們就算進去了也是沒活路,倒不如繼續往南走,去杭州。都說杭州是魚米之鄉,到了杭州估計能有口吃的。
  韓生又能如何,他也是靠著別人活著呢。
  壹行人又轉戰杭州,等到了杭州城,逃難的人也不少。又不是沒有聰明人,跟他們想法壹樣的多了去了。
  走是不可能再走了,韓生也就留在了杭州城,成了城裏的小叫花子,以討飯為生。
  討飯討了四年半,壹直到他十五歲,也就是去年。他討飯討到了三清觀門口,被門口賣單兒的劉太真看中,小夥子長得不賴,面相挺好,也搭上他心情好,發善心。就收了徒弟,韓生也就留在三清觀做了道士。
  這年頭,出家的和尚道士沒幾個跟李修緣似的,家裏家財萬貫還要壹門心思出家的。從小出家的,壹般都是家裏實在養不起,或者家裏有錢,但家裏信這個,讓孩子做壹個跳墻和尚或者跳墻道士。
  能挑門徒的哪個不是修仙聖地,比如龍虎山茅山韜光寺少林寺之類的修行之地,人家挑徒弟看得是根骨。
  出家之後,韓生和劉闊最好。兩個人邊邊大,又都跟著劉太真,能玩到壹塊去。
  劉闊是從小在杭州城長大,雖說家窮,父母死的早,跟著叔叔長起來。但是也奠定了他皮實的性格,年少時也跟著街邊上的混混胡跑胡鬧過。
  韓生經歷過喪父喪母,世態炎涼,所以性格方面比較內向。
  他們倆跳槽也是劉闊的想法,自從劉太真被拉下“神壇”,劉闊就知道三清觀註定要完,所以他就攛掇韓生壹塊走。
  韓生性格內向,又沒什麽主見,再加上平時他有啥都聽劉闊的,所以也就跟著他出來。
  出了三清觀,劉闊就想著,去哪呢?
  思來想去,當和尚是不可能當和尚的,當和尚娶不了媳婦,還是當道士吧。
  現如今杭州城的道觀,有壹個算壹個,哪家敢說有真武觀紅火。
  所以今天早上,劉闊才帶著韓生來到了真武觀,進門磕頭就拜師,讓張小神仙瞧壹瞧他們的決心。
  沒成想,這位張小神仙並沒有第壹時間收下他們,而是讓他們出去做好人好事兒,還要考驗壹番。
  知道他們倆兜比臉都幹凈,所以給了他們每個人十兩銀子。
  當前的購買力,尋常人家壹年吃飽穿暖的花銷也就十兩,如今都快十月份了,離年底滿打滿算不過三個多月,十兩銀子足夠他們到年底之前的吃穿住行。
  倆人分開以後,韓生壹直往東走。他是個沒主見的人,雖嘗盡人間冷暖,卻看不透世態炎涼。
  他總覺得離開給他飯吃,養了他壹年多的劉太真師父,這事兒做的很不地道。
  從出來時候就想這件事兒,雖然劉太真是個騙子,這些年騙了不少錢,為人也勢利。但要是沒有他,韓生真不知道他自己現如今是死是活。
  雖然從小沒上過學,沒念過書,唯壹認識的那幾十個字還是在三清觀學來的,但他深知救命之恩大於天的道理。
  韓生壹邊走壹邊琢磨,就琢磨著離開三清觀真的好嗎,我走了以後師父的日子會不會不好過?
  不知不覺間,他又莫名其妙的回到了三清觀門前。
  對於韓生來說,除了三清觀他也不知道能去哪。
  我就這麽不聲不響的離開了,師父會很傷心吧。
  心裏的愧疚越發嚴重。
  韓生站在大門前,進也不是退也不是。
  思索良久,他還是邁進了三清觀的大門。
  此時的劉太真還在壹門心思的跪舔李修緣,滿臉微笑,對李修緣叫著爸爸。壹門心思的想要在李修緣身上繼承他那招“大搬運”。
  只不過這幾天李修緣花錢花的太狠了,壹頓吃拿卡要,劉太真的那點家底全進了李修緣的肚子。
  早飯就要吃聚仙樓的酒席,吃雞必須是當年的小母雞,海參必須是當天到的,糕點要吃在和記糕點鋪定做的。就連給糕點定型的模具都要用銀的,而且是李修緣指定的圖案。
  眼瞧著口袋裏的錢越來越少,劉太真這心裏也發愁啊。正經法術壹樣沒學著,李修緣的身材倒是胖了壹圈。
  劉太真無奈,每天都在安慰自己。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
  今天壹早,他發現他的家底就只剩下幾兩碎銀了,整錠的銀子是壹塊也沒有。
  聚仙樓的壹桌酒席最次也要十五兩銀子壹桌,而“爸爸”每頓必須是頂配,最少需要二十兩。
  早飯沒還沒著落,倆徒弟又不見了。
  好不容易把早飯對付過去,眼瞅著就快到中午,午飯還不知道該吃什麽的時候,韓生回來了。
  劉太真眉頭微鎖,不善的盯著韓生看。
  此時的韓生感覺無地自容,怯生生的叫了句:“師父。”
  劉太真慍怒道:“這壹大早妳到哪去了!”
  韓生嚇了壹跳,愧疚的說:“真……真武觀。”
  “去真武觀幹什麽?”
  韓生帶著羞愧把劉闊拉著他跳槽的事兒說了出來,說完便低著頭站在壹旁紅著臉不敢言語。
  劉太真聽完韓生的話,滿臉怒氣,怒斥道:“這個養不熟的白眼狼,老子白對他這麽好了!”
  壹邊罵劉闊,又瞧了瞧韓生:“妳怎麽回來了?”
  “我……我不想讓您難過,想報答您的救命之恩。”
  “報答,妳能拿什麽報答。”劉太真目光不善,他盯著韓生。
  劉太真忽然說道:“哦,我知道了,妳這是看我要學會大搬運了,想回來巴結我吧。
  告訴妳,沒門!”
  現在的劉太真已然是被“大搬運”的美好憧憬給沖昏頭了,滿心全是學會了大搬運我該上誰家搬錢去。
  第壹家就是真武觀,我要把真武觀給他搬空嘍,連壹粒米也不給他留!
  看他以後還敢不敢跟我做對!
  韓生瞧著劉太真魔怔的樣子,好心提醒道:“師父,您別信那個和尚,他是騙妳的,他就是為了騙妳的錢。”
  “滾!”
  劉太真怒罵道:“妳這個不孝的東西,妳知道什麽,那是古西天降龍羅漢下凡,他怎麽能騙我!我看妳就是吃不著葡萄說葡萄酸,告訴妳,妄言羅漢是要遭天譴的。
  看在師徒壹場的份上,我也不責怪妳什麽了,妳滾吧,等老子飛黃騰達,妳後悔也晚了!”
  韓生又委屈又後悔,還不如當初不聽劉闊的話,不去什麽真武觀的好。
  劉太真攆他,韓生也沒臉再留,他從身上掏出早上張小乙給他的那十兩銀子,遞到劉太真手裏。
  跪在地上又磕了三個響頭,轉身離去。
  劉太真看著手裏的十兩銀子,輕哼壹聲:“哼,我說怎麽感覺錢箱裏少了十兩銀子,原來是妳小子給偷走了,算妳識相。”
  ……
  韓生離開三清觀,他現在是徹底沒地方去了,僅有的錢也留給了劉太真,以報對他的救命之恩。
  “難道我又要去過乞討的生活嗎?”
  韓生把手抄進袖子裏,漫無目的的再街邊溜達。
  至於真武觀張小神仙的任務,能不能活下去還兩說呢,還管什麽任務了。
  漫無目的的在大街上走著,忽然看見不遠處有個老太太摔倒了。
  韓生急忙跑上前去,把老太太扶了起來,老太太連連致謝,韓生只是笑了笑,繼續往前走。
  另壹邊,劉闊懷揣著十兩銀子,歡喜雀躍的走在大街上。他找了家早點鋪,要了壹碗餛飩,又要了壹屜小籠包。
  壹邊吃壹邊憧憬,再有三個多月我就是張小神仙的徒弟了,張小神仙的徒弟,那我就是小小神仙。
  壹邊吃壹邊樂,開心的都不行了。
  正美著呢,路邊來了壹位小乞丐,雙腿殘疾,壹點壹點的挪到了早點鋪邊上,可憐巴巴的望著鋪子裏的食客們大快朵頤,口水直流,望眼欲穿。
  劉闊撇了壹眼小乞丐,壹股酸臭味飄到他的鼻子裏。
  劉闊嫌棄的轉過身,背對著小乞丐繼續憧憬著。
  啥樣的事才算好事,才能通過張小神仙的考核呢?
  看見惡漢調戲婦女,我跳出來大喝壹聲,嚇跑惡漢,英雄救美,這算好事吧。
  瞧見誰家走了水,我不顧火海吞噬,毅然決然重進火場救人,這也算好事吧。
  擡起頭四處張望,哪有婦女被調戲啊?有沒有誰家著火?
  真是的,耽誤我做好事!
  算了,不著急這壹會兒,反正也有錢了,壹會兒先去茶館聽會書,然後再找哪有為難,哪有險情吧。
  劉闊結了賬,買著四方步溜溜達達直奔茶館,只留下路旁無人問津的小乞丐瑟瑟發抖……
  張小乙坐在真武觀,左手掐指,算著兩個人的行程,忽然笑了笑。
  “大爺,您笑什麽?”黃淑女好奇的問。
  張小乙道:“曲木為直終必彎,養狼當犬看家難。
  墨染鸕鶿黑不久,粉刷烏鴉白不堅。
  蜜餞黃蓮終需苦,強摘瓜果不能甜。
  好事總得善人做,哪有凡人做神仙?”
  黃淑女想了想,我是不是得接壹句:好,再來壹個!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