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夾山鎮
官家 by 不信天上掉餡餅
2022-3-3 20:22
桑塔納車內的氣氛很是沈悶。
朱建國不說話,劉偉鴻自然也不會在此時多嘴多舌。朱建國是器重他,兩人之間的關系,也與壹般的領導和秘書之間的關系迥異。但凡事有個限度,不能逾越。
不過劉偉鴻知道,朱建國忍不住會說話的。
朱建國不是那種沈默寡言,心機深沈的性格。
此去夾山區,有三十幾公裏路程,省道線路況極其不佳,車行顛簸,沒有個把小時,是到不了的。這麽長的時間,又沒有移動電話,朱建國不找他說說話,怕是會憋壞了。
“唉,這個老黃,簡直是老糊塗了!”
果然,車子剛剛駛出縣城不久,朱建國便長長嘆了口氣,忍不住口出怨言。
所謂老黃,劉偉鴻也知道指的是誰。
夾山區區委書記黃克儉,已經五十七八歲了,是那種“老革命”似的幹部,在鄉下壹步壹個腳印地幹起來,年近六旬,還在“壹線位置”上。
劉偉鴻擔任林慶縣委辦公室副主任三個月時間,對縣領導、主要縣直單位的壹把手以及各區的黨政壹把手,都有所了解。當然,很多還是字面上的了解,沒有真正接觸過。縣裏召開幹部大會的時候,這些人都是要參加的,劉偉鴻倒是全都見過面。但也僅止於此。真正的深入了解,時間還不夠。
黃克儉這個人,雖然年紀比較大,資格也比較老,但在縣領導的心目中,份量卻很是壹般。黃克儉是個典型的大老粗,辦事也不嚴謹,還喜歡喝個小酒,鎮日裏糊裏糊塗的,和人嘻嘻哈哈地開玩笑,壹點也不像是個“大幹部”,和大多數區公所的壹把手很不相同。只是夾山區天高皇帝遠,地瘠民貧,沒有幾個重量級的幹部願意去那邊任職,黃克儉算是“老夾山”,幾十年幾乎壹直都在夾山區工作,對夾山區的情況十分熟悉,所以縣裏也就沒有去動他,由得他在區委書記的位置上再呆個壹兩年,等年齡到了,光榮退休,也算得善始善終。
不料就在他的轄區之內,發生了這麽大的問題。
也難怪朱建國憋氣了。
“書記,情況到底怎麽樣了?”
劉偉鴻便問了壹句。既然朱建國想要找人說話,劉主任就該有這個自覺性。
“哼,黃克儉打電話來說,張姓和馬姓因為祖墳的事情,吵了幾個月,終於忍不住動了手……”
朱建國氣哼哼地說道。
隨著朱建國的敘述,劉偉鴻算是對整個事件有了個大致的了解。
事情發生在夾山區的九橋鄉。這個九橋鄉,就算在夾山區,都是最為偏僻落後的壹個鄉,境內丘陵密布,到處都是大大小小的山包,偏又溝壑縱橫,被壹些雨水沖刷而成的小河小溪分隔成很多小塊,公路迄今只通到鄉政府所在地,去其他村莊,基本都要靠步行。這樣的鄉鎮,人多地少,土地貧瘠,家家戶戶都只能在地裏刨食,是國家級貧困鄉鎮,年年都要吃救濟糧,返銷糧,至今尚未解決溫飽問題。
偏偏越是這樣偏僻貧瘠的地方,民智越是不開化。鄉民們平日裏沒有什麽消遣,是典型的“娛樂基本靠手”!但人總歸是人,不是毫無思維的木頭,沒有別的消遣,勞作之余,剩下的那點精力,就全都發泄在壹些雞毛蒜皮的鄰裏糾紛之上。
張姓和馬姓,是九橋鄉兩大姓氏,其實是相互通婚的,很多人都是親戚。這也很好理解,九橋鄉那樣的地方,年輕小夥子想要到外地娶壹個媳婦回來,基本上想都不要想,絕無可能。連帶的,姑娘們也就不能嫁出去。原因很簡單,村裏的姑娘全嫁出去了,剩下青壯年男子怎麽辦?難不成打壹輩子光棍,就此斷絕香火?
最簡單直接的辦法,只有換親!
把家裏的大姑娘嫁出去,從人家那將小媳婦換回來。
不過農村的宗族觀念是很重的,張家的姑娘嫁到了馬家,那就是馬家的人,入馬家族譜,死後葬入馬家的祖墳。換了馬家的姑娘嫁到張家,也是這麽回事。再好的親戚,也比不上族房兄弟之親。
張姓和馬姓相互通婚,但兩大姓氏之間緊張的關系,卻壹直沒有得到實質性的緩和,經常為了爭奪水源、山地、祖墳之類的東西,大打出手。
這壹回,終於釀成了大禍。
劉偉鴻聽完,認為朱建國對黃克儉的評價,十分中肯。
這人就是壹個糊塗蛋!
張姓和馬姓為了爭壹處祖墳,已經小打小鬧了好幾個月。這兩大族是有“宿怨”的,以前又不是沒幹過“大仗”,黃克儉卻壹點警惕性都沒有,既不派員做工作,疏導村民的怨氣,也不及時向縣裏匯報,就這麽睜壹只眼閉壹只眼,不聞不問。等到矛盾全面激化,雙方各糾集幾百人開仗了,才急急忙忙給縣裏領導打電話求援。
不但糊塗,而且無能!
“書記,也不用太擔心,只要我們速度快點,還能趕上阻止他們。”
當此之時,劉偉鴻也只能是出口安慰了。
朱建國搖搖頭,又長長嘆了口氣。
上任三個月,朱建國算是領會了這個做縣委書記的滋味,真是壹言難盡。看上去風光無限,實際上煩心事壹樁接著壹樁,幾乎就沒有消停過。初掌大權的興奮,很快就被焦頭爛額所取代。短短壹百天不到,朱建國就有了心力交瘁的感覺。
劉偉鴻也不好再說什麽。
九橋鄉地處偏僻,只怕黃克儉得知消息之時,就已經滯後了,再打電話給縣裏匯報,縣裏組織人手趕過去,怎麽也得兩三個小時。若是戰爭年代,壹場遭遇戰說不定已經打完了,現在趕去,只能“打掃戰場”。
劉偉鴻以前沒有親歷過這樣的事情,不知道所謂宗族械鬥,“武器裝備”如何。假如只是動用拳頭棍棒,那麽或許傷亡不會太慘重,最關鍵的是,只要不死人,那就好處理點。饒是如此,這也只是壹個美好的願望罷了。雙方參戰人數,各有數百。上千人在壹起混戰,就算只是動拳頭棍棒,也有很大的可能出人命。
壹不小心倒了地,踩都踩死了!
假如動用了鋤頭、梭鏢等鐵制“兵器”,情況就只有更糟糕。
現在只能寄希望,村民們尚能有壹定的自制力,不往死裏招呼。
所幸省道線路況雖然欠佳,總算還是柏油路面,朱建國不住通過對講機催促在前頭開路的蔣大正,要他加快速度,大約五十分鐘之後,車隊終於趕到了夾山區區公所所在地夾山鎮。
這是林慶縣東北部唯壹的“重鎮”。左近二三十裏內,再沒有壹個建制鎮。
但這個“重鎮”,在劉偉鴻眼裏,和普通鄉村實在沒有太大的區別,整個夾山鎮,真正可以稱得上街道的,就只有壹段長約五六百米的柏油路面,兩邊參差不齊地建了壹些官廨和民居,很多都是六七十年代的風格,大革命時期的標語,清晰可見。
“打倒最大走資派某某某”的石灰字樣,赫然留在某些烏黑的磚墻之上。
最令劉偉鴻大開眼界的是,夾山區區公所的大門上,居然還有壹幅刷紅漆的浮字對聯,取自偉大領袖的詩詞——四海翻騰雲水怒,五洲震蕩風雷激!
全副武裝的車隊滾滾開進了夾山鎮那條唯壹的街道,早已驚得鎮子裏雞飛狗跳。無數人頭從兩旁的房間裏探了出來,向著這支“威武雄壯”的車隊打量不休,個個臉上露出又是吃驚又是畏懼的神情,自然也夾雜著些許的興奮之情。
在這偏僻的地區,任何壹點動靜,都能激起巨大的波瀾。
車隊徑直開進了夾山區區公所的院子。
這個區公所,也是破破爛爛的,但較之周圍的農舍,自然是要光鮮得多了,堪稱“豪華”。畢竟有兩棟樓房,還帶著壹個打了水泥的,占地不算小的院子,要算是這四裏八鄉最現代化的所在地了。
車隊開進區公所,四周靜悄悄的,竟然無人出來迎接。
第壹臺警車立即響起了高亢的喇叭聲,很快,幾乎所有汽車都開始狂按喇叭。
汽笛長鳴了好壹陣,才有壹個中年女子探頭探腦地從壹間辦公室裏走出來,見了這般陣仗,又嚇得趕緊躲了回去,“啪”地關上了門。
蔣大正急了眼,從警車上跳了下來,向那間辦公室疾步跑了過去。虧他白白胖胖的身子,兩條腿也是圓滾滾的,動作竟然也堪稱敏捷。
看來有縣委書記在,下面的人辦事效率就是不壹樣。
蔣大正“砰砰”地敲了壹陣,那扇門才又打了開來,蔣大正立即“揪住”那個中年婦女,大聲詢問起來,問了幾句,又立即轉身跑到朱建國的桑塔納旁邊。
“報告朱書記,黃克儉和區公所的所有幹部,都已經趕到九橋鄉去了。”
朱建國輕輕點頭,臉上神情略略放松了些。
不管怎麽樣,黃克儉還沒有糊塗到十分!
“那好,我們也立即趕往九橋鄉。”
“是!”
車隊隨即又從區公所開了出來,繼續向九橋鄉進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