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古織物(2)
極品鑒定師 by 小小青蛇
2022-4-24 23:36
“修復壹件古服裝,需要五年時間嗎?”駱天問道。
“這就要看達到什麽程度了,假如清洗加上完全修復,確實是壹項漫長的工作。”這是程真的本行,講起來毫不費力:“修復以後還要註意保護,對於古代的紡織物來說,這項工作很堅難,畢竟織物是很脆弱的東西。”
“能具體講壹講嗎?”這壹方面在駱天的知識庫裏,屬於薄弱的壹環,他急需補充,今天晚上見識到了曾王爺的能耐,讓駱天產生了壹種危機感。
“這麽說吧,我們會將古代織物首先分類,然後按類別進行不同的處理,古代的織物,我們壹般分為三種——油溶性的,水溶性的,水油都不溶性的。”
這些專業名詞讓駱天有些暈,他拿夾菜的手停在了半空中:“這三種有什麽區別嗎?”
“嗯,可以說是汙垢源頭不同,油溶性的汙垢壹般是屍體腐爛過程中產生的有機物如脂肪、血蛋白等造成的汙染;水溶性的汙垢主要由壹般的水溶性電解質如鹽、糖類物質沈澱而成;非水非油性的汙垢主要由體液與土壤中的金屬發生沈澱反應或絡合反應生成難溶物形成。”程真很高興自己的專業知識能為駱天幫上忙:“導師說過,首先判斷織物的性質,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
駱天點頭,表示理解:“是的,源頭,源頭都抓不住,那後面的壹切就無需再談了。”
“對,這中間絲綢織品要另當別論,因為絲綢織品的清洗不僅與纖維的種類、組成和結構以及性質有關,還與織物上的顏色、汙斑的性質有關。”程真說道:“就是放到現在,絲綢也是壹種需要小心打理的質地,古代不少皇室貴族的衣物都是采用了絲綢制。”
“確定以後呢,如何處理?”駱天聽得入了神,筷子上的菜半天都沒有送到嘴巴裏,程真掃了他壹眼,輕輕地說道:“邊吃邊聽,不可以嗎?這麽晚吃飯已經不好了,飯菜涼了再吃更不好。”
溫柔,駱天只覺得程真這幾句話裏溫柔得能掐出水來,讓人心裏緩曖曖地,他應了壹聲,埋下頭吃飯。
程真繼續說道:“根據不同情況,采用不同清洗方法,通常有濕洗法(水洗)和幹洗法(機械清洗或用有機溶劑)兩種。濕洗法壹般只需將水溶性的汙垢去除幹凈。可直接用水與表面活性劑配成適當的溶液,以適當的方法操作就可以了,清洗前應先除去泥土,然後用蒸餾水洗,千萬不能使用自來水洗,因自來水中的氯酸鹽對織物有漂白作用。對於很脆弱而且遇水後易褪色的絲織物,最好采用水蒸氣來洗。”
聽著就覺得繁瑣,駱天苦笑:“看來妳們這壹行不好做。”
“對,講究科學。”程真點頭:“溶液的漫度,浸泡的時間都要非常精細,否則就會造成不良後果。”
那曾王爺簡直是——天才!駱天越發覺得這個曾王爺深不可測了,平常油嘴滑舌的他居然有這種功力!要知道,光是壹個清洗的環節,就有可能毀掉那件宋代皇後的禮服,他不止清潔完畢,而且還修復到接近99%的完整,真是神人也!
“壹般溶液是指?”
“木瓜蛋白酶、連二亞硫酸、平平加(陰離子表面活性)、過氧化氫(H2O2)、過硼酸鈉(NaBO34H2O)等等,這些都取決於織物上的汙垢是什麽成份來決定配方,當壹件織物上同時出現多種汙垢,只用壹種溶劑還不能清除幹凈時,就可以采用混合溶劑來清洗。其配方是:乙醇、醋酸、丙酮、三氯乙烯、醋酸乙脂、蒸餾水、洗滌劑。其比例為9:1:1:2:6:79:10……”
“好了,這些我希望以後有實地觀摩的機會,以後再慢慢深層體會了。”駱天苦笑:“妳還是先告訴我什麽是幹洗法吧。”
“不,我得強調很重要的壹點,古代織物染料除植物染料外,有時用朱砂等礦物顏料染色。因此水洗前應做掉色試驗。方法是在織物邊、角部位用水濕潤,然後用棉花沾拭,看棉花上有無顏色,這個方法是通用的。”程真俏皮地說道:“記住這個基本的就好了,如果掉色,是不能進行水洗的。”
“好,這個記住還是沒有什麽難度的。”駱天苦笑:“如果掉色,不能進行水洗,那麽就必須進行幹洗嘍?”
“是的,有許多汙斑既不能溶於水中,且在水溶液中又不安全,那麽則要使用有機溶劑來處理。用作幹洗的有機溶劑有:乙醇、丙酮、汽油、苯、甲苯等。在使用以上低沸點的易燃易爆物質時,要註意防火防爆。為了安全,最好先做點小實驗,證實不傷害織物時方可開始用。不管是水洗還是用有機溶劑幹洗,選擇並使用適宜的表面活性劑,都會獲得良好的效果。”程真說道:“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幹洗比濕洗略為簡單壹些,不過也只是略微簡單壹點。”
“我不懂。”駱天馬上提出自己的疑問:“壹般古織物出土時是和古屍在壹起的吧,進行清潔之前,應該還有壹些工序才對。”
“呀,被妳發現了。”程真有壹些不好意思:“我表述順序上出錯了,是的,古織物都是和古屍在壹起的,所以壹開始要把織物和古屍剝離開來,我參加過壹具楚國古屍的清洗工作,當時是將古屍移到博物館後,經過消毒、解剖、透視後,接著是清洗出土絲綢衣物,清洗完畢以後要進行的……”
“修復工作。”駱天早想到了。
“是的,修復,清理只是第壹步的工作而已,對於多數的織物來講,壹般並不要求做什麽加固處理,因為這些藏品並不要求有可以使用的機械強度。但對於那些非常糟朽的織物來說,如不作些適當的加固處理,往往壹觸即碎。有時為了陳列的需要,也要求能有足夠的強度以變於拿取和移動。有些殘破之處在有條件時還應做些適當的修復工作。修復前,應先分析織物的纖維成分、性質、加工方面和染色等問題,然後再選擇適當的方法進行處理。”
“就像看病壹樣,對癥下藥。”駱天打了壹個相當貼切地比喻。
程真忍不住叫好:“對,就是這樣,對癥下藥,知道織物的成份、性質和加工工藝等因素,然後進行修復,這樣才能做到完美再現。”
“妳們常用的方法是?”駱天之所以這麽問,主要是知道程真才剛剛畢業,實戰經驗還很少,知道得未必全面,所以他現在要了解的只是最常用的方法,這些程真應該有些了解了,好歹參加過壹次實戰操作了。
“嗯。”程真努力地回想著:“對於那些絹畫或帛書之類的絲織品,目前最好的辦法還是采用傳統的托裱法。對於那些朽弱的織品,還可用絲網做襯托,可單面襯托,也可雙面襯托。但由於絲線不耐久,也易遭蛀蟲和微生物侵蝕,現在國外對織物的修復和加固多采用合成纖維(如特麗綸纖維)來做襯托,既耐久又不會皺縮,可達到極精細的修復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