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关闭

官居壹品

三戒大師

歷史軍事

  數風流,論成敗,百年壹夢多慷慨。   有心要勵精圖治挽天傾,哪怕身後罵名滾滾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七三七章 禮物(上)

官居壹品 by 三戒大師

2018-6-27 16:21

  雖然已經有了心理準備,但沈默還是讓老歐陽給出的數字嚇了壹跳,壹部機器最少可以同時帶動六十個紗錠,如果在材料、工藝上再盡心改進,甚至能達到壹百個!而且是無時無刻都在運轉!
  而且這樣壹部機器,只需要兩個人就可以照顧過來,在大幅增加效率的同時,大大降低了勞動力成本,絕對是革命性的發明。
  那壹刻,沈默覺著眼前站著的,就是魯班、就是墨翟、就是牛頓、就是瓦特!真是打心眼裏崇拜,千言萬語匯成壹句:“妳也是穿越來的吧?”
  “川嶽?”歐陽必進很老實,道:“我是江西人。”
  “妳不是人。”沈默越想越是激動,心跳都加速起來,嘶聲道:“妳是天才,無與倫比的天才!無中生有的神人啊!”只有知道未來的人,才會理解他為何失態。
  歐陽必進起先以為沈默也要罵他,後來才明白是誇他,有些不好意思道:“不是我壹個人的功勞,首先這東西是在前人的基礎上改良的;然後沒有妳弄來的那些泰西人,我也解決不了好多難題。”
  “以前就有這東西嗎?”沈默吃驚道,這個他可真不知道。而且也沒聽說過,在棉紡織業出現過水力紡紗機。
  “有,而且壹直有。”歐陽必進點頭道:“有了原先在鄖陽的經驗,我壹開始便從前人書籍中入手,想找到點思路……其實原先就有些印象,好似在什麽書上,看過壹種紡車。找了壹個月,最終讓我在王禎的《農書》中找到了!”想起當時給他的驚喜,老歐陽現在還有些激動道:“那是南宋後期發明的,名叫水轉大紡車!裝有錠子三十二枚,通過兩條皮繩傳動,使枚錠運轉。”
  “我當時就想,如果能復原出這東西來,功效壹下就提高十倍!”歐陽必進道:“便興沖沖的給那些委托人講,結果被澆了壹頭冷水。”
  侍衛拿過兩把椅子,又端來茶幾,請兩人大人坐著慢慢嘮,沈默問道:“想來人家也知道這東西,但沒法派上用場。”
  “人精就是人精!”老歐陽贊許的方式都這麽獨特,點頭道:“是啊,他們告訴我,這東西其實現在也有,但是用來紡麻線的,若是改紡棉線,不僅會時粗時細,時松時緊,還容易斷頭,根本沒法用。”
  “哦,想來您不信這個邪。”沈默端起茶杯來壹嘗,不由楞了,道:“什麽味?”
  老歐陽得意地笑道:“嘗嘗,能喝的慣不?”
  “太能夠了。”沈默笑瞇了眼道:“妳從哪弄的可可?”心說大航海真的開始影響百姓生活了,先是煙草,後是可可,也不知下壹個驚喜是什麽?
  “妳竟然知道……”這下輪到老歐陽吃驚了,不管旋即又釋然道:“也對,妳沈大人什麽稀罕玩意沒見過?”
  “我還真稀罕。”沈默笑著伸出手道:“要是有多余的,分我壹些唄。”他馬上就想到兒子,心說得給他們嘗嘗。
  “還是妳找來的人送我的。”歐陽必進笑道:“他說這個在泰西,也是稀罕玩意呢。”
  “接著說吧。”沈默點點頭,品壹口醇香的熱可可,真懷念這種感覺。
  ※※※
  老歐陽也很喜歡這種飲料,端著茶杯抿壹口道:“妳沒猜錯,我不死心啊,心說既然能紡麻線,就說明基本原理是對頭的,紡不了棉線,應該只是力道的問題。至少肯定很有參考作用。”
  “於是就讓人帶著我,去二百多裏外,看那種大紡車,確實很震撼。”歐陽必進比劃道:“有壹件磨坊那麽大,結構復雜、體型龐大,但因為用水車驅動,幹活又快又省力,三十二個紗錠同時轉動,壹天就可紡兩百多斤麻紗。”
  “它用水車作動力,通過傳動皮帶,牽引錠子和導紗框,來完成加撚和卷繞紗條,而且為了避免各紗條相互糾纏,在車架前面還裝置了同等數量的小鐵叉,可以分勒績條,還能使紗條成型良好。”談到興趣所在,歐陽必進兩眼放光道:“這些工具之間,由導輪和皮帶聯動成壹整體,帶隨輪轉,眾機皆動,上下相應,緩急相宜。”說著壹臉欽佩道:“絕對是天才的設計。”
  “那為何不能紡棉呢?”沈默湊趣問道。
  “主要是因為棉沒有麻的堅韌。”歐陽必進答道:“通過仔細觀察,當時我認為,壹個是因為傳動皮帶的運動不夠規則,不能保證紗錠的均速轉動;另壹個是,沒有個機關可以調整轉速,但棉紡生產時,需要隨時調整……這樣紡出來的紗肯定時粗時細,時松時緊,而且還容易斷頭。”
  “這些缺陷能克服嗎?”雖然明知已經克服了,但沈默還是湊話道。
  “以我們大明現在的工藝水平,足以克服了,只是看妳想到沒有,實驗的夠不夠。”歐陽必進小小得意道:“既然問題出在傳動上,那就在傳動上下工夫唄,最簡單的調整問題,我在傳動皮帶之外,又加上壹個螺旋調節的機關,使人可以根據需要拉緊或放松皮帶,這樣就可以隨時調整速度了……不過後來因為種種原因,這個沒有用到。”
  “至於讓紗錠勻速轉動,這個棘手許多,不過總算還是有思路的……宋代的張思訓,發明過壹個以水銀驅動,自動報時的‘渾象儀’,百年後又經過蘇頌改進,造出了大名鼎鼎的‘水運儀象臺’,靠水車驅動運轉,可以觀測天象,準確報時。這東西北京欽天監壹具,我當年去看過,印象十分深刻。”老歐陽壹臉欽佩道:“所以我遇到難題後,就想到那麽精密的大儀象臺,也是靠民間使用的水車驅動,人家卻能精確報時,與天穹同步轉動,肯定是把這個問題解決了,才能做到分毫不差。”
  沈默是知道那‘水運儀象臺’的,是欽天監的核心儀器,為皇帝提供最精確的天文觀測、天象演示和準確報時……沈默曾經壹直以為,鐘樓是歐洲的發明,想不到宋朝時中國就有了,不由十分汗顏。
  “正好南京欽天監也有壹臺,我便挺著壹張老臉去觀看,而且還幸運的發現,欽天監的書架中,還有那本蘇頌所寫的《新儀象法要》,他們就是靠這本書造出來的儀象臺。”老歐陽得意道:“這下是徹底弄明白了,原來勻速運轉的關鍵,就在於如何把傳動連接部位的松弛消除掉,咱們老祖宗采用的辦法,是把皮帶換成了壹個個鏈節構成的傳動鏈。那鏈節可與水輪上的輪齒嚴絲合縫的咬合,整個傳動鏈纏繞在輪子上,這種又短又緊的傳動裝置,完美的消除了松弛,實現了勻速。”
  “這樣就造出來了吧?”沈默笑道,他知道人在這種時候,都是有演講欲的,當然會奉陪。
  “我也這樣以為。”歐陽必進感慨道:“回去後用了壹個月時間,完成了對水轉紡紗機的改進,心說這下總成了吧?但實驗的結果讓我大失所望……紡出來的棉線卻松散稀疏,根本連線都算不上,只能叫做棉條,完全達不到要求。”
  “這是為何?”沈默奇怪問道。
  “我也想不明白,後來請了紡紗的老師傅來給診斷,人家壹看,就笑著說,這個紡紗機可以紡麻線、生絲,但就是不能紡棉,因為這個紡紗機的功能,只是將絲線合股、加撚然後卷繞,那些長而堅韌的麻和生絲,可以用這個直接紡線。但棉花的絨太短、拉力也太小,所以紡出來的棉線才會不堪用。”歐陽必進道:“當時他們都說沒法子了,因為老祖宗都沒能解決過這個難題,我卻不服氣,難道什麽都得靠祖宗嗎?這不讓後人笑話壹代不如壹代嗎?”
  “說得好。”沈默拊掌贊道:“厚古薄今是不對的,壹代更比壹代強,咱們中國才有希望。”
  “是這個理。”歐陽必進點頭笑道:“我就去看他們用紡紗,結果發現他們用兩種方式把松散的棉條撚搓細密成線,壹個是把棉條從壹個框子中間穿過繞到錠上,框子轉動時,棉條既受到擰絞又得到拉伸,纏到錠子上時,就是結實的棉線了;還有壹種,就是用滾筒代替木桿。”
  他指指那個‘爆米花機’道:“就是這樣壹個圓筒,把棉條填裝在裏面,只要拉出筒中棉花頭緒,就可以利用旋轉的力量達到擰絞和拉伸的效果,俱成緊縷,直接繞在錠上……”說著雙手壹並,合掌道:“然後把這個東西和那套傳動裝置連接起來,就可以成功了。不過這也不是那麽簡單,但有了妳派來的那些泰西工匠……他們對齒輪、曲柄、軸承的掌握,確實有過人之處,在他們的協助下,終於是做到了。”
  “最終的紡紗效果如何?”這才是沈默最關心的問題。
  “就是這樣的。”老歐陽順手從地上拿起個紗錠道:“這就是我那臺樣機紡出來的。”
  沈默接過來壹端詳,看上去比壹般的棉線粗,又使勁拽了拽,十分的堅韌結實。不由贊道:“比手紡的還好。”
  “最終版本也設計出來了。”歐陽必進道:“因為皮帶改成了鏈條,我那個螺旋調節的機關就沒用了,最近讓那幾個泰西人,搗鼓出了壹套齒輪組,可以靠改變傳動齒輪的大小調節速度,這樣棉線的粗細就可控了。”
  ※※※
  聽完老歐陽的講述,沈默可以確定,壹件將改變時代的發明誕生了,雖然紡紗只是紡織業的壹個工序,但壹道工序的創新,必將帶動全行業的創新。道理很簡單,以棉紡織業為例,這個行業是由加工棉花、紡線、織布、漂白、印花、染色等許多道工序組成的,其中壹道工序的效率大幅提高,必然會對上遊產量的需求暴增,並使下遊工序嚴重超負荷。這種內部的技術矛盾,最終會刺激上遊、逼迫下遊,全力尋找改進之道,以達到工序間的平衡。
  正如馬子所曰:‘壹個工業部門生產方式的變革,必定引起其他部門生產方式的變革……有了機器紡紗,就必須有機器織布,而這二者又使漂白業、印花業和染色業必須進行力學和化學革命。’
  沈默相信,只要保持市場需求的旺盛,對創新加以鼓勵和保護,這場棉紡織業的革命,遲早會在大明發生的……十年、二十年,甚至壹二百年都無所謂,反正比英國早就行。
  其實他早就想點起這產業革命的第壹把火,可人貴有自知之明,他在理工方面實在白丁,估計壹輩子也搗鼓不出來,只能扼腕嘆息。
  可萬萬沒有想到,老歐陽竟幫他實現了這個夙願,這讓沈默怎能不欣喜若狂?沈默真想仰天長嘆壹聲,老天有眼啊!!不過身份使然,他還盡力保持矜持,可雙眼中的淚水,已經快要奔湧而出了。
  倒把老歐陽弄糊塗了,奇怪道:“怎麽了,迷眼了?”
  “別管我,我需要冷靜冷靜。”沈默擺擺手,深吸口氣,便走到庫房的盡頭,看到有個立櫃,他趕緊躲到了後面。
  壹離開了眾人的視線,淚水就怎麽也止不住了,撲撲簌簌的往下淌,沈默伸手擦,卻越擦越多,索性壹次流個痛快……沈默的表情也極為復雜,雙拳緊緊攥著又松開,無不顯示此刻他的心中百味雜陳,無以言表……
  誰也不知道,老歐陽的行雲流水,對他意味著什麽,雖然只是壹部不會說話的機器,卻讓沈默沒了孤軍奮戰的悲苦——他本是壹個普普通通的青年,卻陰差陽錯的來到了這裏,這個見鬼的歷史岔道口。雖然沒有任何人強迫他,但身為壹個炎黃子孫,卻無論如何也無法接受,自己那獨領風騷數千年的國家,猝然跌入殘酷的黑暗之中。直到五百年後,傷口還沒有完全愈合,仍然艱難的尋找復興之路。
  雖然沒人逼他,可他無可選擇,但他又不是那種以天下為己任、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偉人,他本質上只是個普通人,也會犯錯亂來,也會難過軟弱,也會受不了秘密無法告人的痛苦,更會因為孤獨而感到絕望。
  是的,雖然身邊的好友如雲,麾下的門生無數,但他依然是孤獨的,這種孤獨來源於秘密無法告人,他不可能跟人說,我來自五百年後,咱們國家還有個七八十年,就要讓異族滅了,被奴役二百多年,再讓全世界的列強蹂躪,所以咱們非得同心戮力,為改變這個命運而奮鬥……估計他直接就會被送去看太醫。
  所以他沒法解釋,只能過於沈重的負擔全部背在自己肩上,悶著頭,沈默的、蹣跚的,忐忑的在未知中……亂來。別看他做了那麽多,可壹點信心都沒,這條路太遠太難行,長得讓人根本看不到希望。
  只是因為知道,不管自己怎麽搗鼓,大明的命運都不可能比原本更差,他才硬著頭皮,把死馬當活馬醫的。可心裏壹個聲音壹直在大聲叫道:‘放棄吧,妳是不可能成功的!’這個念頭像幽靈壹般,在他腦中不斷盤旋,遲早會把他逼瘋掉的。
  真得,與絕望比起來,什麽苦啊、累啊,孤獨啊、痛苦啊,全都不值壹提……
  但今天看到那‘行雲流水紡紗機’後,沈默心中的希望之火,才第壹次真正燃燒起來,雖然不大,卻足以溫暖他的身心,照亮他前進的路了。
  希望,哪怕只有壹點,他就無所畏懼、他就有了方向,他也終於可以拋去那副沈重的枷鎖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