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妖博物館

閻ZK

都市生活

上古氏族圖騰,以儺術驅鬼,十二人為陣,起舞結陣。
白澤者,上知天文地理,下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126章 真靈

鎮妖博物館 by 閻ZK

2023-2-1 21:17

  衛淵有些好奇地遠遠打量了下抵達微明宗的道人。
  他從玄壹口中已經知道要運送太平道的某壹件寶物,然後靠著這寶物來引誘那些邪道人,再趁機將其擒拿下來,雖然心中好奇,不知道這件會引誘邪道蜂擁而至的寶物究竟是什麽。
  但是他沒有立刻趕過去詢問,只是在微明宗山門中散了會兒步。
  心中默默思考回憶昨天看到的那些法壇典儀。
  抽空還看了看正壹絲不茍做早課的章小魚,小家夥穿著道袍,紮著丸子頭,壹絲不茍的模樣,倒是有了幾分道士的模樣,之後和那些道人壹起吃過了早飯,就在這個時候,玄壹主動找到了衛淵。
  “衛館主,請跟我來,運送太平道之物的道友已經到了。”
  “好。”
  衛淵沒有意外,點頭起身,跟著玄壹走去。
  路上心中有好奇,對於微明宗接下來的打算有些不解之處,沈吟了下,還是開口詢問道:“玄壹,妳們打算要怎麽吸引那些邪道人?他們不可能看不出這有可能是陷阱,會有危險……”
  玄壹卻很篤定,回答道:“他們會來的。”
  “事實上,只要他們還修行《太平要術》,無論是走正法大道,還是說走了歪門邪道,都不可能會抵擋住這個誘惑。”
  衛淵訝然,看來那被押送而來的東西對於太平道的價值,似乎比起自己原本所預料的還要更高些,正思考時候,玄壹帶著衛淵抵達了客房。
  衛淵看到趙義在內的四名道人正在那裏休息,壹個金屬制的方盒放在桌子上,上面布滿了符箓科文,顯得既沈重,又神秘。
  玄壹對那幾名道人點了點頭,對衛淵介紹這幾人,道:
  “這幾位都是在特別行動組當中行動的道門同道,和我微明宗壹起負責此事,這位是趙建柏道友,凈明道授箓弟子,符箓和內丹之術都有所長。”
  壹位三四十歲,看上去沈穩冷峻的道人微微頷首,眼底潛藏好奇。
  他有攜帶符箓,氣息卻又悠深,顯然是雙法並修的路數,道袍下穿著襯衫,沒有留道髻,而是短寸。
  玄壹又指了指壹位面容白皙,五官清秀的女子,道:
  “上清派林禮道友,是小琳兒的長姐。”
  那是位二十多歲的女道士,笑吟吟點頭,眼眸清亮,倚靠著桌子,雙腿修長,黑發紮成馬尾,衛淵不由想到要是這個道士見到小魚兒,會不會也像是林玲兒壹樣抽出符箓就上?
  玄壹最後指了指壹位面容漠然的男子,道:
  “神霄宗賀陽文道友,去年冬授箓。”
  衛淵神色微有沈凝,道家授箓有特殊的意義,在現代體系就代表著道行高低,代表著能夠施展哪壹個層次的法壇,施展什麽層次的神通,譬如正壹授箓道人,初步授箓已經能做到擒拿妖鬼,做法驅邪。
  而神霄宗授箓弟子,代表著他已經初步掌握神宵雷法。
  賀陽文頷首行禮,三名各家年輕真傳或者好奇,或者平淡註視著玄壹旁邊的衛淵,趙建柏沈吟了下,開口道:“玄壹道友,這位是?”
  玄壹聲音微頓,介紹道:“這位是衛館主,和我微明宗有舊。”
  “同樣會參與此事。”
  林禮訝然,笑道:
  “不知是哪家哪派的道友,館主,莫不是開了道館?”
  衛淵拍了拍背後有幾分古樸的琴匣,溫和笑道:“並非道觀,只是開了家民俗博物館,那些古物有很多有潛藏隱秘,會引來些神神鬼鬼之物,時間長了,也就慢慢掌握了些手段,倒是我家的孩子,就在微明宗。”
  林禮有些訝然,點了點頭,雖然不知道為什麽微明宗會找到壹個博物館館主參與這件事情,但是這裏畢竟也是道門正統之壹,她們相信微明宗的眼光和判斷,想來這看上去年輕的博物館館主應該有幾分道行。
  衛淵視線落在那布滿符箓科文的金屬盒子,道:
  “這就是太平道之物嗎?”
  林禮回答道:
  “不錯。”
  “只要是修太平要術之人,都不會放過此物。”
  衛淵神色好奇。
  林禮索性微微壹笑,開啟了這個盒子,露出了裏面的東西,是壹個古樸的長杖,而且只有壹小部分,其上有密文刻錄,在場幾名道人都面色沈凝,賀陽文手掌輕撫此物,緩聲道:
  “道門‘師’字難得。”
  “正壹道天師,上清宗太師,玄師,真師,代代相傳。”
  “這是太平道大賢良師張角所用之物九節杖。”
  “其在太平道眼中,地位絲毫不遜色於正壹道所藏雌雄龍虎劍,或者我宗神霄玉書,既能招神劾鬼,也可理九人九氣之事,可以統攝天地萬物,可以度人得道,為道門頂尖器物。”
  “所以他們明知有危險,仍舊會來。”
  “只可惜,歲月漫長,太平道九節杖也已經破碎,失去神通。”
  “而《太平要術》本乃道門正宗,也有後人不肖,耐不住苦修度世,走了那取巧捷徑,可惜,當年大賢良師壹死,黃巾軍便沒了原本精氣神,淪落為賊寇壹般,而今他的傳承竟然也如此……”
  賀陽文談及古代修行者,語氣遺憾感慨,話也多了起來。
  衛淵突然察覺到壹絲絲異樣,下意識擡手輕輕觸碰這九節杖,他眼底瞳孔突然微微收縮,看到九節杖上紋路開始快速遊動,眼前玄壹,林禮等人面目剎那間變得模糊不清。
  另外的聲音從九節杖上傳來。
  ……
  “孩子,嗚嗚嗚,大師妳救救我的孩子……”
  壹個母親,抱著壹個才三四歲的孩子哭泣。
  衛淵勉強擡起頭,看到自己變成了那孩子,看到那哭泣的年輕女子,看到破敗的房子,然後另壹只手伸過來,按在‘自己’頭頂,衛淵轉過頭,看到那是個背著光的身影,等到他蹲下來,才看到,那是個少年道人。
  壹身百衲道袍,個子不高,臉龐有點嬰兒肥。
  笑起來嘴角有兩個酒窩。
  他取出黃符化入水中,讓‘衛淵’喝下去,然後像是個老媽子壹樣嘀嘀咕咕地吩咐道:
  “孩子身子有些虛弱,熬過來以後得註意些,飲食上也要格外關註……”他聲音頓了頓,環顧周圍,伸出手在懷裏掏了掏,取出壹個口袋,將裏面的糧食倒出壹半給母子,想了想,又倒出壹點。
  笑道:“好好生活。”
  年輕女子感恩戴德,那有著嬰兒肥的少年道士撓了撓頭,認真安慰道:“我大漢國祚綿長,有光武中興,現在年景差了些,往後定能好起來的。”
  他蹲下來看著迷迷糊糊的孩子,笑了笑,又掏了掏,掏出壹個雞蛋,摩挲了下,塞在了孩子手裏,順手在孩子頭頂拍了拍:“最後壹個雞子了,給妳咯,小家夥,要好好長大。”
  門口還蹲著兩個年少道人。
  這施黃符的道士走出去。
  衛淵抓著雞蛋,迷迷糊糊看到有另外壹個消瘦的道人低頭開口,和門外那少年道人說些什麽,他想聽清楚,就真的聽清楚了——
  “大哥,接下來要去哪裏?”
  少年道士想了想,答道:“順著這大路走。”
  “年景不好,我們壹身道行總不能白費,沿路救治百姓……”
  另壹個少年悶聲道:“可是,大哥,現在朝堂腐敗,妳壹身道行,為什麽不入朝整頓?”
  少年訝然笑道:
  “我就只是壹個山野道人,入什麽朝堂啊?我根本不是那個材料,況且,大漢龍氣強盛,妳叫我做官,莫不是要害我壹身道行?不行不行,道門有戒律,必須遠離人間紛爭,壹不可參與逐鹿稱霸,二不可觸碰人間氣運。”
  “就連留侯,國仇家恨,都是在人間事已畢後,才出世修行。”
  “若要去汝自去,勿要打擾貧道飛升。”
  少年道士笑罵兩句,見到兩個弟弟不服氣,復又正色道:
  “再說我大漢國祚綿延,我曾觀龍氣,大漢龍脈仍舊穩固,那朝堂之事不過是小恙,只要度過這苦難,中興之日必然到來。”
  另外壹個道人撓了撓頭,嘆息道:“好吧,那要怎麽做?”
  少年道士認真道:“治病,救人。”
  “待得世道清明,就回山裏,攢點錢開個小道觀,收幾個小道士,把法門傳下去,然後小道士再治病,救人,世道清平攢點錢,再開個道觀,然後再收個小道士……”
  旁邊的二弟忍不住垂頭喪氣:“小家子氣!”
  “妳就不能有點出息,總想著回山開道觀,能不能有點誌氣。”
  “啊這,不能。”
  少年道士很光棍地搖頭。
  “我覺得開個道觀,養幾個小道士挺好玩的。”
  “這輩子沒什麽其他念想了。”
  旁邊自家二弟三弟目瞪口呆,這是何等的胸無大誌,氣地恨不得把自己大哥挖個坑埋了。
  那少年道士卻滿臉得意,提起靠著門邊的杖。
  註意到什麽似的,轉過頭來,對著那盯著自己的孩子咧嘴壹笑,擺了擺手,少年道士有點嬰兒肥,笑起來的時候有兩個酒窩,手中之九節杖,上有秘文,在九節杖下面系著討來的百家布。
  其中有黃巾抖動,隨風而起,似與長空連接。
  倒影在衛淵眼底。
  “衛館主?衛館主妳怎麽了?”
  衛淵猝然驚醒。
  睜開眼睛,下意識退了壹步,旁邊玄壹手掌按在肩膀上,滿臉關切地看著他,見到衛淵睜開眼睛,這才稍微松了口氣,道:“衛館主妳想到什麽事了……剛剛看到這九節杖,就壹下呆住。”
  衛淵低下頭,看到這九節杖的壹部分。
  和剛剛畫面中那少年道士手裏的壹模壹樣,只是更為古樸,仿佛歷經千百年歲月沖刷,變得沈重滄桑,讓他眼神微微變化,旁邊林禮等人微微挑眉,剛剛這年輕的博物館館長在觸碰到九節杖時,竟恍惚失神。
  似乎有些不對。
  然後他們看到這年輕的博物館館長低下頭,註視著九節杖,賀陽文註意到他神色變化,微微壹怔。那種眼神壹瞬間幾乎讓他想到了家中的祖師擦拭曾經用過的長劍,看著劍身上痕跡而感慨歲月不再,劍身已經不復當年。
  仿佛壹剎那的感慨。
  原來‘妳’竟已經如此蒼老。
  因為這種細微的表情,以及古樸蒼老的九節杖,讓那年輕的博物館館長身上氣息有些變化,讓人莫名聯想到這是故人重逢,兩人對視的畫面,只是壹個已經滄桑年邁,幾近垂死,另壹個則是仍舊年輕。
  這變化轉瞬即逝,幾乎讓他們以為自己是看錯了。
  那九節杖古樸如常,博物館館主年輕如舊,溫和回答道:
  “只是沒有想到,會見到九節杖,所以有些失神……”
  “畢竟,這等至寶。”
  玄壹未曾多想。
  而片刻後,眾人約定出發時間,衛淵回到了自己住處,心中沈凝,剛剛接觸九節杖的壹幕,有些類似於驅鬼時候見到器物過去的回憶,但是,但是這壹次不同,他看到的視角並非是器物的視角,而是被黃符所治的孩子。
  而那持九節杖的少年道士,恐怕正是最初行走天下的張角。
  開辟太平道,有大賢良師之稱。
  衛淵突然想到了壹個被自己下意識所忽略的可能性,略作沈吟,短暫忽略了可能處於震怒的無支祁,打開手機,迅速找到了女嬌,手指按下:
  “巫女,西昆侖不死花的轉世效果,到底有幾次?!”
  片刻後。
  巫女嬌:
  “妳猜?”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