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千四百五十六章:對,他真的就是王法
明朝敗家子 by 獨孤天山
2019-7-17 19:17
弘治皇帝鐵青著臉。
身邊的百姓,則如洪流壹般與禁衛擦身而過。
壹個粗漢大聲嚷嚷:“餵餵餵,果然官府沒騙人哪,竟真是讓咱們來看戲的。咱們只聽說過京裏的戲,卻還不曾真的見過。讓壹讓,讓壹讓,讓我趙二來瞧瞧……”
這趙二顯得很激動。
差役們在附近的鄉裏喊人。
說是聽戲,初時大家還不信。
甚至還有人認為這許是官府借機拉壯丁來去做苦役的。
可到了甕城,看到那搭起來的戲臺子,不少人就激動起來了。
孩子們穿梭其間,最是快活。
趙二在前頭推搡著身邊的人,卻讓自己的老娘躲在自己的身軀後頭。
娘的年紀大了,可經不起這般推擠。
他身子結實,鐵塔壹般的身子,成了他娘的盾牌。
“娘,來看戲,真的有戲開。”
趙二笑得震天的響。
他倒不想來看什麽戲。
只覺得這麽稀罕的東西,自己的娘壹輩子也沒見過幾回,有那麽幾次,都只不過是莊裏的老爺請了草臺班子來,咿咿呀呀的唱幾次,就這……莊戶們也是無法靠近的,只能遠遠的聽。
即便是隱隱約約的聽著,他老娘也高興得很,覺得是難得的享受,現在……卻可就近的看到了。
弘治皇帝聽到那趙二的聲音,本是皺眉,生出厭惡之情。
尤其是趙二不斷的嚷嚷都讓讓,將人流分開,便覺得這漢子,定不是壹個良人。
可細細看了,卻見這漢子護著壹個老嫗艱難而行,他壹楞,已顧不得埋怨方繼藩真讓自己大老遠的跑來聽戲了。
突然,弘治皇帝壹笑,對左右的劉健、李東陽二人輕聲道:“有趣,有趣,人間百態,概莫如此,繼藩叫朕來看戲,朕明白了,他讓朕看的不是臺上的戲,而是臺下的戲,兩位卿家,妳們也要好好看看,見見這人生百態。”
劉健和李東陽依舊壹頭霧水,卻還是忙道:“是。”
很快,便有禁衛給他們尋了壹個好地方,是在壹個角落,如此,便衣的禁衛恰好可以將陛下圍在角落裏,便於保護。
方繼藩卻依舊賣著關子,只默默的跟在弘治皇帝身邊。
進入甕城的人越來越多,很快便人滿為患。
可人流依舊還是洪水壹般陸續往裏進。
弘治皇帝遠遠看見那趙二見人越來越多,竟是急了,呼道:“瞎了眼嗎,瞎了眼嗎?”
弘治皇帝便朝身邊的壹個禁衛耳語了幾句,禁衛會意,匆匆擠到趙二身旁,說了壹番什麽。
那趙二朝弘治皇帝看來,隨即忙牽著自己老娘往弘治皇帝這邊而來。
弘治皇帝帶來的禁衛多,已圍成了壹堵人墻,且又在角落,這裏反而並不擁擠。
趙二進入了這角落,有禁衛給他攜了壹個小凳,趙二便將自己的娘安置了,感激涕零的到了弘治皇帝面前,叉手抱拳道:“多謝,多謝,不然……俺娘……”
弘治皇帝擺擺手,只是淡淡的道:“無妨。”
趙二便退回了老娘的身邊。
弘治皇帝坐在小凳上,方繼藩尋不到小凳,便讓人找了壹塊平滑的石頭墊著坐下,貼著弘治皇帝。
弘治皇帝低聲道:“真是看戲?”
方繼藩壹臉認真的道:“正是,陛下先別急,很快就見分曉了。”
弘治皇帝倒是冷靜了下來,比剛才多了幾分耐心。
劉健和李東陽,則是依舊不明狀況,若有所思的看著周圍。
待人越來越多,小小甕城,竟容納了數千人。
人們便開始鼓噪:“不是說聽戲嗎?俺們走了這麽多路,壹路到了城裏,怎的這戲還不開始,不會是騙人的吧?”
其他人也喧囂起來。
方繼藩饒有興趣的看著這些人,不禁懷念起了上壹世,自己還小的時候,農閑時在鄉下曬谷場裏聽戲的場景,現在置身於此,竟好像有恍如隔世的感覺,不知不覺,方繼藩仿佛耳邊聽到了幼時的鄉音,那時也是這般嘈雜,亂糟糟的樣子,穿越了數百年的時空,竟已分不清真實還是夢幻了。
呼……
方繼藩回過神。
擡目,天色已有些暗淡了。
猛地,鑼聲響起。
嘈雜的聲音,頃刻間戛然而止。
來此的,都是想要看戲的人,他們這輩子,本沒有多少機會能看戲。
他們個個翹首以盼,壹個個攢動的人頭,壹雙雙帶著渴望的眼睛。
戲臺上,燈火通明,吸引著無數雙眼睛。
鏗……鏗……鏗……鏘!
鑼鼓齊鳴。
人們此時爆發出了歡呼。
緊接著,壹個老生先登場,穿著龍袍,步伐穩定,頭戴唐皇冕冠,開口便唱:“呀呀呀呀呀……朕克繼大統,承祖宗基業,方今天下,大體承平,不枉朕辛勞壹場,只是近聞贓官害民,不知是否誣告,又或卻又其事,若誣告,定將這誣告之人反坐,可倘若果有其事呢?”
老生在臺上踱幾步,捋著假長髯,壹副愁眉苦臉狀,接著嘆息,又唱:“朕愛民如赤子,若果有其事,縱千刀萬剮,也難消此恨!只是……如何分辨忠奸,明察秋毫?哎……奈何……奈何……”
唱畢。
小生登臺,著蟒袍。
“父皇……父皇……”
原來竟是太子登場了。
見了‘太子’,皇帝頓時喜笑顏開:“吾兒,吾兒呀呀牙……”
他們的唱腔並不太高明,甚至……有些低劣。
這壹身龍袍冕冠,也分明是以唐朝為背景。
可劉健和李東陽只壹聽,驟然色變。
天子登臺……
這天子所唱,不正是對應了當今皇上嗎?
還有這太子……這太子……
這玩的又是哪壹套?方繼藩這狗東西,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膽了。
他居然敢將皇上和太子搬上戲臺來!
二人對視壹眼,又小心翼翼的看了弘治皇帝壹眼。
在這遠處的火光之下,弘治皇帝則是伸長了脖子,看得極認真,似乎真的只是個用心聽戲的觀眾。
坐在不遠處的趙二母子二人,更是聚精會神。
只壹聽開唱,那趙母的臉上,便露出滿足的微笑,頗有幾分總算長了見識,卻又好像生恐錯過了什麽,渾濁的眼睛落在戲臺上,紋絲不動。
趙二也漸漸吸引住了。
臺下靜悄悄的,只聽戲臺上太子開始主動請纓,懇請父皇準其京察。
接著,皇帝和太子下臺。
第二幕,則是刑部主事周蒙登場,刑部主事之子,當街強搶民女,周蒙得知,對其子破口大罵,其子耷拉著腦袋,作聲不得。
人們緊張到了極點,正以為周蒙看似壹身正氣,要果斷的大義滅親時。
卻聽這主事周蒙唱道:“本官只此壹子,豈可令其身陷囹圄,罷罷罷,兒啊,那女子可曾婚配?”
“未曾。”
“其父為誰?”
“其父,是個鐵匠。”
“他若得知,定要告妳。”
“爹爹,救我壹救……”
周蒙唱起旁白:“區區壹個鐵匠,若是要狀告,卻也是壹樁麻煩,他若來尋女,當如何?有了,前幾日朝廷捉拿盜賊,不如……本官區區手段,判官筆壹勾,汙他為盜,打殺了他,豈不是好?哈哈哈……此謂壹箭雙雕,壹箭雙雕啊…啊…”
聽到此處,人群瞬間開始騷動了起來。
原先的安靜,突然被打破。
戲曲最厲害之處就在於,沒有之乎者也,用的都是白話,人人聽得懂,看得明白。
何況裏頭壹個個人物登場,對於尋常的農夫們而言,卻是壹個直觀的印象。
有人見了那周蒙如此唱,頓時眼中冒火,咬牙切齒起來。
下壹幕,自是那被強搶的民女開始哭哭啼啼,想念自己的爹爹,接著聞知自己的爹爹竟被官差拿了,生生打死,長袖遮面哭天搶地。
那周蒙之子得意洋洋登場,唱道:“當初教妳不從,而今還不是從了?我爹爹當朝五品,治爾壹個鐵匠,還不是手到擒來。王法?我周家就是王法!”
這壹句唱腔還未落下,壹下子的,戲臺下卻是炸開了鍋。
無數人齜牙裂目,氣得發抖。
前頭的人大叫:“姓周的狗東西,欺人太甚啦。”
甚至有人想要跳上戲臺,想將那周蒙之子揪下來狠揍壹頓。
“大妹子,莫怕,他要欺妳,便讓他從俺身上踩過去。”
更有人恨不得沖上去,護在民女身前。
人聲鼎沸,開始推擠起來,場面壹度有些混亂起來。
人在戲中,戲又仿佛又在人中。
人人都將自己當做了那鐵匠父女,感同身受,這尋常小民,哪怕沒有遇過冤屈,又何嘗不曾遇過無奈的事呢。
好在戲班子早有準備,把這戲臺刻意的搭得高了許多,足足壹丈多高,壹時之間,激動的人自然翻身不上來。
……
弘治皇帝凝視著那戲臺上的人,竟是開始恍惚起來。
心底深處,似也有壹股火焰,在熊熊燃燒。
這只區區壹個主事,竟敢自稱王法,他若是王法,朕是什麽?
壹念至此,弘治皇帝額上青筋暴出。
不遠處的趙二,這鐵塔壹般的漢子,突然在此刻,掩面滔滔大哭起來,口裏喋喋不休道:“這狗東西,狗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