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注册新用户 关闭

找回密码

手机用户推荐选择

下载杏吧APP 看片更便捷

帶著系統來大唐

農家壹鍋出

網遊小說

開元二年,四月,柳綠枝頭。
長安城東通化門外七裏處,灞水流經。
灞水東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005章 請多寫兩首誇醬油的詩

帶著系統來大唐 by 農家壹鍋出

2022-8-28 21:19

  很自然的,李隆業這回被他當皇帝的三哥給說了,叫他別去搶人家少年東西。
  甚至暗示其他人不得隨意去李易的莊子,以免暴露身份。
  好不容易遇到壹個看上眼的少年,得暗中考察。
  當晚,李成器命人在宋王府中騰出個地方,進行豆油榨制。
  待天明,豆油出。
  只不過看著品質不怎麽好,沒李成器帶回來的那壇子清透,而且豆腥味重。
  李成器好聲寬慰,未曾責罰。
  但叫仔細琢磨,盡快達到那壇子豆油壹樣的程度。
  今日他沒去李易莊子,卻叫人幫忙聯系買主買李易莊子上的桑樹。
  順便再問誰有結果少、味不甜的葡萄藤,半賣半送過去。
  李成器想看看,結果不行,又不甜的葡萄秧子,到了李易的手上會變成什麽樣。
  因為這不是李易壹個人的事情。
  許多種葡萄的都面臨同樣的問題。
  為啥我家的葡萄沒幾串?都成熟了,人家的甜,我家的咋還有點酸?
  李成器知道李易圖便宜,這種葡萄藤,有時送人都無人要。
  可是他不相信李易閑著沒事幹把桑樹給挖了,換不好的葡萄秧子。
  看莊子上的麥子就知道了,比別人的好。
  牛、豬、雞,同樣養得比別人好。
  晚上別人點個油燈都舍不得,他那莊子給學習提供那麽亮的燈,居然不要錢。
  “不行,我得找壹個莊子,不能說是皇莊。”
  李成器突然想起來個大問題,同時慶幸。
  慶幸李易不願意多打聽,從不主動問別人家裏的事情、買賣的情況。
  給人的感覺溫文爾雅,妳說多少他就聽多少。
  但不能總這樣,自己需要壹個莊子,沒有皇室背景的莊子。
  於是這壹天,李成器忙著叫人安排個莊子。
  要比李易的莊子大,同時還保證不能泄露秘密。
  ……
  李易今天也很忙,忙明天的詩會。
  學子們已經派代表去招呼其他人過來玩兒。
  直接招呼不行,要說有烤肉吃,牛肉。
  這樣別人就願意來玩了。
  李易買了酒,不是好酒,好酒太貴。
  他更沒工夫去給蒸餾,他很忙。
  有人買桑樹,他贈送石灰,告訴買的人先用石灰水噴壹噴再放下桑樹。
  葡萄藤也來了,管事宋德壹臉懵逼地跟李易匯報,說不知道怎麽回事,就有很多人要廉價賣給他葡萄藤。
  廉價到什麽程度呢?
  別人挖葡萄藤,再送過來,工錢就是賣的錢。
  就是花壹個雇傭人力的工錢把葡萄藤給搬回來了。
  李易表示妳管事的有本事,等到了秋天給妳發獎金,包個大紅包。
  轉過頭又帶領十個佃戶人家去看那二十畝地育出來的水稻稻苗。
  根據資料,唐朝時期有壹小片地方種過水稻。
  李易也想種,不種麥子了。
  現在用空地育苗,等收割完小麥,搶時間插秧水稻。
  西安屬於北方,水稻壹年只能壹個生長周期。
  水稻哪裏的最好吃?當然是河北道北部那壹片州了。
  可惜,那裏現在的人種高粱和小麥,而且能耕種的地方特別少。
  沒有花藍的花兒香的南泥灣。
  所以大部分大米都是從南方種植,然後利用前朝的漕渠和地面陸路運過來。
  那些大米李易吃過,不好吃,生長周期短,沒有筋。
  “等收完麥子,妳們會很累,同時水涼,每日每餐我給妳們酒喝。”
  李易看著培育出來的稻苗,對十個佃戶家庭說。
  二十個人看著,壹聲不出,但目光堅定。
  他們知道麥子收獲後,田裏灌的水有多涼。
  但他們無所謂,為了孩子,凍死在水裏都可以。
  何況東主還給酒喝,喝了酒下水就不那麽傷身了。
  李易看壹圈,不錯,所有的稻苗長勢良好。
  晌午吃飯時,李易叫管事宋德到旁邊坐。
  “宋管事,午後去買油布。”李易吩咐。
  宋德先點頭,再問:“東主買油布作甚?”
  “待麥收後放水沖地,植水稻秧,油布做靴褲,以防水泡。”李易道。
  “啊?靴褲?拿油布做?”宋德好驚訝。
  “春水寒,寒徹骨,不加防護,老來遭殃。”李易說情況。
  “東主,使不得,壹匹油布,價三倍於絹,下個水而已,何必……”宋德明白了,趕緊勸。
  “腳劃傷,浸水膿腫,還能下水?油布三倍於絹,卻不及於命。去買。”李易打斷宋德的話,堅持。
  “東主。”管事宋德離坐,長揖到地。
  “東主。”壹起吃飯的佃戶直接跪在地上。
  “大家起來。”李易抱拳,道:“論生財之法,妳們不行;論勞作之能,我不行。莊上事,多為勞作,今後便拜托給諸位了。”
  “東來兄有禮了,果然是景色宜人之所啊。”
  “書勝賢弟別來無恙,未想今日能巧遇賢弟。”
  “十六郎還是那般風流倜儻,可作新詩否?”
  “壹只鴨子不溫暖,兩只鴨子共禦寒。閏二月十五日,馮才子所作雙鴨同情詩,叫人難以忘卻。”
  天又壹次亮了。
  壹大早,四十二個學子們的同窗們便紛紛趕來。
  相互見面,寒暄問候。
  李易在旁看著,對別的他倒是能接受。
  但那什麽鴨子的詩……
  其實他都不想出現,但作為東主,他必須跟所有人先打壹輪招呼,然後才可以消失。
  四十二個學子人緣看上去不錯,居然找了三百多人壹起來玩。
  李易打壹圈招呼,主動退去,把空間讓還學子們。
  莊子裏的小孩子負責遊走在人群中端茶倒水,主要是聽人家學子們怎麽交流。
  以後他們也可以是學子,先學學。
  十七個孩子換上了新衣服,這批商人用來買醬油的絹不錯。
  屬於新絹,可以做衣服穿的。
  不像很多絹就在那放著,裏面都糟了,當貨幣用。
  還有的裏面有泥土配重,但少了尺寸。
  買醬油的壹百匹不是,乃新絹。
  李易看著好,詢問壹番,壹匹絹給這些孩子做衣服,正好壹人能做壹套。
  他就拿出來壹匹,孩子的家人連夜給制作,反正有沼氣燈,不傷眼睛。
  而且針也是好針,還有純銅的頂針戴。
  主要是大家采用流水作業,壹個人負責壹個地方,十七個孩子的衣服很快制作好。
  十七個孩子裏有五個女娃娃,穿上儒服,看著比男孩子可愛多了。
  莊子中的四個男仆負責烤串兒,之前烤壹遍了。
  現在的串兒是熟的,加個熱,然後抹醬撒調料即可。
  不過呢,不撒調料。
  每個學子面前壹個小碟子,裏面有調料,自己沾著吃。
  實在是調料太貴了。
  不管是鹽、孜然,還是辣椒油,哪個舍得扔火裏?
  今天烤的,除了牛肉串,還有羊肉串。
  壹肥壹瘦隔著穿在竹簽上。
  但串上的肉塊不大,提前用料餵好的。
  當然,最關鍵的不是這些,而是壹個人額外多壹個碟子盛放醬油。
  說實話,烤肉串蘸醬油,李易本身表示接受不能。
  但眾學子們覺得稀奇,這玩意兒好哇。
  蘸著吃壹下,居然有人寫即興詩稱贊。
  詩曰:長安城外春枝頭,往來學子嘆青愁。尋遍灞水莊東岸,炭炙牛羊唯醬油。
  李易趕緊讓管事過去送了壹串烤大蒜,叫對方寫下來,算潤筆費。
  說實話,他能寫出比這好壹百倍的。
  可是,他寫沒有用,人家才子寫了方能傳播出去。
  他現在琢磨著寫序,給這首‘好’詩作序。
  如:某年某月某某某,於長安城東灞水畔李家莊小聚,嘗炙肉,醬油為調,覺其味美,即詩壹首。
  其他才子壹看,居然有額外待遇,關鍵是大蒜可以烤來吃?
  這不行啊,這是壹串大蒜的問題嗎?
  我們誰比誰差呀?
  寫,誇醬油。
  李易很滿意,叫管事各種送烤串,然後他自己也烤起來。
  因為能弄死牛送來的仁兄來了,這個不能叫男仆烤。
  李成器來了,壹起來的還有三弟李隆基。
  李隆基實在太好奇了,長安旁邊灞水岸那裏的莊子出來個神奇少年。
  好,說實話,牛肉醬吃沒了。
  壹共也沒多少,李成器自己吃,可以多吃些日子。
  大家壹分,尤其是吃湯餅的時候使勁放,吃完鹹到了猛喝水。
  多少醬也不夠那麽吃啊。
  李隆基昨天壹天就把分給自己的那點給吃光了,架不住皇後拿去分給宮裏的人品嘗。
  王皇後把後宮管理得跟歡樂壹家人似的。
  沒事的時候還帶著太監宮女踢毽子。
  有點好東西就壹起分享。
  所以歷史上她被害死後,整個後宮都冷了。
  當然,現在她還活著。
  所以李隆基帶著好幾種目的跟李成器尋來。
  雙方爭執壹會兒,親切起來。
  李成器和李隆基管李易叫易弟。
  李易稱呼李成器為李大哥,李隆基自然是李三哥。
  在李易看來,李三哥在家裏比較說得算。
  因為李三哥送來十根黃瓜,說是走通了宮裏的門路,從溫湯園弄出來的。
  現在這個季節可是沒有黃瓜的,只有溫泉旁邊的暖園才提供。
  李易並不想吃,溫泉水屬於含壹大堆物質的水,天知道會不會哪個元素超標。
  但黃瓜送來了,他也不能不要。
  於是他把黃瓜給切成小條,制作蒜泥,拌上辣椒油,端上來。
  十七個小孩子壹人壹條,剩下的全在三人的桌子上了。
  十七個孩子沒直接吃,拿著留起來。
  兩個還不能吃粗食的小家夥倒是攥著含住壹點在嘴裏,小腿蹬動,表示開心。
  李隆基看著李易分給孩子黃瓜吃,壹個不落。
  瞬間就在心中把李易擡高壹個位置。
  他看出來了,少年李易對開春珍貴的黃瓜並不在乎。
  吃也可,不吃亦可。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