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系統來大唐

農家壹鍋出

網遊小說

開元二年,四月,柳綠枝頭。
長安城東通化門外七裏處,灞水流經。
灞水東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789章 根源教育蓋世爭

帶著系統來大唐 by 農家壹鍋出

2022-8-28 21:22

  李隆基等人並不曉得他們看到的蒸汽機車頭是什麽,它屬於蒸汽機車頭最先進的,再想更新,那是內燃機。
  反正對他們來說,只要是蒸汽機車頭,就是最好的。
  群臣再次知道,趙常奴挨的打不冤。
  看看李易為大唐的貢獻,背後說壞話就可以?
  趙常奴在隊伍後面,趴著呢,心情還不錯,四個大癤子給處理掉,太醫過來看過,說不會留下太大的瘢痕。
  打出來了更痛快,不然需要糊藥拔毒,壹糊上癤子變大、變軟,然後破開。
  很多時候糊不好,會死人,感染了。
  太醫暗示趙常奴,回頭應該給打板子的人送禮,人家真的是好好幫妳打了。
  挨了打的趙常奴絲毫不怨恨李易,李易幫忙說情,否則莫說二十杖,壹下子把骨頭打碎,然後癱瘓在床熬不過五天的見過沒?
  不打骨頭的也有,壹板子拍下,感覺沒什麽大問題,回家不久之後開始尿血……
  變成婕妤的趙麗妃守在自己兄長的身邊,沒湊到李隆基那裏。
  “兄長,待傷好,先去藍田縣找長孫昕,多學學,回頭妳得去盩厔縣,刺史沒了,李大夫仁至義盡。”
  趙麗妃親自給兄長換藥,天熱,膿血又出來,需要擠出去,塗藥後蓋小紗布。
  她了解到以前的壹些事情,長孫昕李易說過要死,皇後央求陛下把長孫昕給挪到藍田縣。
  李易幫著長孫昕逆天改命,恩情大了。
  “知道,當刺史就是死,別人與我說過。唉呦!本來回來就想找李易看看我屁股上的癤子,現在不用看了。
  若他給看,難道能不現在更好?那頓杖子打的,壹咬挺過來,我都感覺到癤子噗的壹下就噴了。”
  趙常奴活這麽大,顯然不白癡。
  他心中有個事情,找李易看癤子,是否可以比挨打更痛快?
  “李家莊子和張家村子有這樣的,李東主直接切開,放引流條,幾天就好。”趙麗妃不心疼兄長疼。
  這點疼算什麽?打噴癤子而已,又不是真的挨杖子。
  “我到了盩厔縣,我琢磨著能不能把鐵路修過去,那天我以為我死定了。”感受過死亡的趙常奴轉變很大。
  當時被拖下去打,他哪知道有人給求情?他都嚇尿褲子了。
  “先養傷,今天晚上,我帶妳去李家莊子,求李易給妳看看,能快點好不?天熱,遭罪呀!”
  趙麗妃有安排,自己的兄長確實得罪李易了,以兄長的關系和地位,李易保證不管。
  當成患者去找李易,李易不會與兄長壹般見識。
  “易弟,京兆府其他的縣,可否連出來鐵路網?”李隆基問出趙常奴所想的事情。
  “眼下不行,有那個錢,要先向其他地方使用,京兆府的水網和陸路都修得不錯。
  藍田縣用了,其他的縣再走鐵路,屬於錦上添花,咱們要雪中送炭,找主幹。
  下壹條鐵路線通江南西道,其實我更想通蜀地,但那個……難度太大。”
  李易不敢去修四川的鐵路,包括重慶。現在的重慶叫渝州,隸屬山南西道。
  西南、西、西北,李易覺得緩壹緩,先挑好修的地方修。
  最好修的地方當然是沿著京杭大運河來修了,另壹個位置通湖北,這個也要修。
  廣州府到長江的路,因為海上貿易,有錢修,把鐵路連過去。
  等賺到錢了,再修其他的州府鐵路。
  “易弟,今年財政收入更多,妳預估有五千萬緡往上,還不夠嗎?”
  李隆基著急,他想壹口吃成個胖子。
  “三哥,五千萬緡,算不得什麽,五百億錢而已,無法全按照糧食來計算,都買糧食,糧價保證高。
  十年之後,我在後面加個零,五億緡,看著很多。然!在我眼中,依舊不行。”
  李易知道壹個國家的建設需要多少錢,五千億錢很多嗎?
  十年的時間,海外擴張,新的農作物普及,五千億錢沒問題。
  看跟誰比,與其他的國度比,碾壓他們。
  與李易曾經的國家比,太少了,科技跟不上,會出現發展瓶頸。
  之後的十年,他要培養大量人才。
  他那時的國家教育為什麽是九年義務?因為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以十年為限,以五年為計劃,百年後再回頭看。
  這九年義務教育,其實就足夠了,民眾基本上的壹些生活需要的知識全具備了。
  包括自己修電燈、水管、知道壓力、明白水利、懂得化學反應……
  九年義務教育學完,要是有工具和時間,連自己家裏的壹些水電煤氣管道什麽的都擺弄不明白,就是說明把學的東西都還給老師了,謝謝!
  李易現在想著的教育,可不是從孩子開始培養。
  大唐學子那麽多,文學不用再教了吧?不需要寫什麽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對吧?
  簡單的算術邏輯思維能力也不用再額外教授,是不是?
  不用學外語和政治,直接教幾何、代數、物理、化學,初中的知識。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幾年就攻出來。
  “三哥,秋季後,我又有教科書要拿出來,之前的書,誰學得好,就可以學新的教科書。
  朝廷若錢少,李家莊子單獨資助和獎勵,很多知識其實壹年之內保證學會,比如用刀頂在喉嚨上。”
  李易想要大躍進,他那個時候很多孩子不愛學習。
  在大唐,只要有學習的機會,大家都很珍惜。
  大唐之前,壹些學子同樣努力。
  比如祖沖之,還有其他計算歷法的人,他們有什麽好的條件?
  人家可以算出來日全食、日偏食、月全食等等。
  李易知道,自己都算不了,不會,真不會,自己那時的很多人,壹樣算不出來。
  故此,古代人就缺壹個機會,壹個保障自己家庭生活,然後自己想做什麽就能去做什麽的機會。
  什麽九八五、二幺幺?數學系畢業的高才生,玩素數的,攔住,來,給我算壹下下壹次月全食的時間,別上網、別看書,現在給我算。
  有人能算出來沒?有!就有那各別的人強得不講道理。
  更多的會傻眼,什麽玩意兒?我為什麽要算這個?我憑什麽?我是高才生!妳出的題有意義嗎?太脫離實際了,妳根本不懂得現代……
  越是不行的人越會說這樣的話,而牛逼的人看到題,唰唰唰給妳算出來,告訴妳:“現在都有公式了,記住就行,挺簡單的。”
  李易覺得,應該給大唐牛逼的人壹個機會,他不會,他對會的人就崇拜,從心!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