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系統來大唐

農家壹鍋出

網遊小說

開元二年,四月,柳綠枝頭。
長安城東通化門外七裏處,灞水流經。
灞水東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317章 朝廷從不重詩歌

帶著系統來大唐 by 農家壹鍋出

2022-8-28 21:19

  歡騰中,二百二十個學子羨慕著,卻不嫉妒。
  因為明年該他們了,進士錄取沒名額限制,把題答對就行。
  今天要不是有莊子的四十二個人,實際上比往年少。
  帖經的題出得太偏了,十七個能答上來的人,哪個都不壹般。
  馨研這時唱累了、跳累了,拿過喇叭對二百二十個學子說話。
  “妳們在李郎的莊子,省下了大量時間,不用去幹謁,同時不跟其他人參加互相吹捧的詩會。
  妳們接受的指導是完善的,安下心學,把家人叫過來。
  我們南曲的姑娘見多了看上去才華出眾,寫即興詩好的人,最後考不上。
  看在李郎的面子上,我與妳們說,且莫把心思放在那上面。
  陛下用人,從來政為先。外政是定邦之策,內政是安民之計。”
  說完,馨研放下喇叭,轉身和其他人下臺,休息。
  她們路過學子的時候給壹個鼓勵的眼神。
  二百二十個學子,包括四十二個學子站在那裏發呆。
  今天他們是頭壹次聽到平康坊的女子跟他們說別玩什麽詩賦。
  曾經跟著有錢的人去平康坊,那些女子可是不停地稱贊長得好看、文采好。
  此刻明白了,那些女子壞呀,真正有用的是政。
  看在東主的面子上,馨研大家說實話了。
  “為什麽突然說這個?就不怕失了恩主?”
  “妳有錢麽妳就恩主,妳在莊子裏能隨便看到馨研等‘大家’給表演節目,出了莊子妳去南曲,門檻費妳都交不起。”
  “如此說來,詩賦是小道?”
  “本就是小道,東主何時以文采而自傲?”
  學子們互相說著,摸清楚門路了,以後不把大量的時間放在琢磨詩賦上。
  “大家不要說出去,別人不知道,咱們才能撈到好處。”
  “對,讓他們舉辦詩會去吧,我估計會邀請我們,但不去,沒用。”
  “沒錯,今年他們保證會找我們二百二十個人,打聽題,還有其他的學習方法,記得保密。”
  新來的學子之間組成同盟,別人要來找去玩,不去。
  用不著,妳們有錢有勢力,跟我們有關系嗎?
  我們不需要幹謁,我們等要考試的時候,東主會把吏部官員帶來玩,包括吏部尚書。
  大家說著,壹想到吏部尚書帶隊過來,東主不出面,吏部官員還笑顏以對,就知道東主有多厲害了。
  其他人找門路,最後不還是落到吏部官員身上麽?
  當然,有些人是想繞過科舉,直接被賜個出身,咱不要,咱必須堂堂正正考進士科。
  莊子上熱鬧完了,大家繼續按部就班作事情。
  外面卻亂了,進士科,壹個莊子出四十二個人,四十二個人就把甲等及第的前四十二給占據。
  喊作弊的、說暗中交易的、揚言要上告的、要求重新考的……
  各種聲音甚囂塵上,有人走門路甚至找到了禦史臺的人,想讓他們幫著彈劾。
  禦史臺的人果斷回絕,不管,沒問題,科舉考試壹點問題都沒有。
  他們早得到暗示了,別瞎說話。
  時間又過了壹天,大家見鬧不起來,也就是在坊間小道消息傳壹傳,朝堂上根本沒人提及。
  吏部很快組織復試,壹大群人進去,當天進去,當天就得出來結果,好,全部錄取,等幾天吧,給妳們安排。
  壹聽要等幾天,考上的人紛紛動起心思,走門路。
  要留在長安,哪怕是去修史,也不要出去。
  只有那些奔著到地方為官的其他科的人,才希望自己能夠到壹個好點的地方。
  地方百姓富裕、案件少、沒有鬧事的、離京兆府近的,最好就是京兆府範圍、吏員願意配合的、上官好說話的、同僚願意互相幫助的……
  就跟做夢能夢到的地方壹樣,有時做夢都不敢夢。
  知道自己要留在長安的人,趕緊去租房子。
  城內的租不起,到城外,如張家村子那樣的地方租。
  當官的啊,到郊區租房子。
  品級低,不用參加大朝會,只要上班時間能到地方就行。
  於是張家村子來了十多個人,想要租房子,張家村子不租,可以住,按天算錢,偶們是旅遊村。
  有人直接掏錢。
  村正張肖過來提醒:“諸位,村子裏可以住,前提說好了,不能隨意出村子,出去得說清楚要到哪,村子裏安排人跟隨。”
  “憑什麽?從來沒聽說過在哪客棧住,還不準出去溜達的規矩。”有人表示不滿。
  “大家把話敞開了說吧,妳們想進李家莊子,我們不能讓妳們進,我們村裏的孩子,也準備學壹學,到莊子繼續學,然後考科舉。”
  張肖壹點不含蓄,他知道對方什麽意思,從村子進莊子好進。
  但不行,村子和莊子是壹體的,李東主管著大量的錢財和未來的買賣。
  “我們可以多給錢。”對方不死心。
  張肖搖頭,認真道:“給不了那些錢,我們村子把賬簿交給李東主了,我這個村正只能管壹點錢。”
  說著他給了對方壹個妳懂的眼神。
  “竟是如此?妳們不怕他……唉!”來人嘆口氣,不說了。
  他看到了張家村子村民的衣服,還有準備蓋房子堆在那裏的磚瓦。
  每壹個瓦片都是壹個陶器,用無數的陶器來鋪屋頂,需要多少錢?
  別人用泥磚,村子裏用燒制的磚。
  為什麽?剛才村正不說了麽,李易管賬。
  村民們把身家托付給李易,李易就給村民撈好處,村民又怎麽可能放別人進去?
  除了張家村子,皇莊的莊戶家中也有人打主意,說是有個借宿的名頭就行,可以不住,然後再從這邊四處看看。
  皇莊的莊戶像看傻子壹樣看對方,妳唬我?妳要去哪看?皇帝的行宮嗎?妳想死別拉著我。
  不去行宮?那妳去哪?去李家莊子是吧?我就讓妳死,我們也指望李家莊子過好日子呢。
  於是在李易不在的日子裏,好多人想找個漏洞,結果全被堵死了。
  消息傳進宮裏,李隆基在晚飯時笑著說出來。
  王皇後壹臉恬然:“要立規矩才好,本應該修個墻,或圍個柵欄,然,那樣又會叫三個地方的人覺得別扭。”
  這壹刻她又變成了那個身影,睿智、果決。
  “那該怎樣作?”李隆基暫時沒想到辦法。
  “在皇莊、張家村子到李家莊子的地方修成渠,上面架橋,想過去只能走橋,總不會遊過去吧?壹身濕漉漉的太過顯眼。”
  王皇後給出主意,打造風景區,看著漂亮,但路卻少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