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关闭

帶著系統來大唐

農家壹鍋出

網遊小說

開元二年,四月,柳綠枝頭。
長安城東通化門外七裏處,灞水流經。
灞水東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449章 路遙輜重滿熱忱

帶著系統來大唐 by 農家壹鍋出

2022-8-28 21:21

  “又有新的輜重送來,大家快出去領。”化開了的黃河源頭區域,傳令兵大聲嚷嚷著。
  每當壹批輜重送至,他們必然騎著馬四處告知。
  黃河岸邊不見冰淩,岸上還是有些積雪。
  當地隨時可能會來壹場大雪,黃河水位上漲,姊妹湖的水多了,大部分屬於融雪性水源。
  沒有雪的地方,青草冒頭。
  入了大唐籍的部族人趕著牛羊去吃,吃幾口新鮮的,再回來繼續餵幹草。
  婦孺和老人數量較多,年輕的男人依舊在黃河岸另壹邊用水泥艱難地修著城。
  他們知道哪個地方最適合建城池,壹個小的城池,可以在關鍵的時刻把羊群趕進去。
  必須有水源,在城池的旁邊,若有幾個錯,那就更好了。
  把壹個大的錯修在城中,城外留下其他的錯。
  野獸們會過去喝水,若都放在城中,野獸喝不到水會死去。
  “不會是長安的隊伍,陸路不方便。”
  郭知運穿著軍大衣、戴狗皮帽子當先從自己的房間裏走出來,對著其他剛出來的人說。
  每隔十天半個月,會有河西節度使、隴右節度使、蘭州、河州、保塞州等後方送來東西。
  最多的卻是蜀地所送的東西,蜀地有不少區域冬天能種菜。
  當地百姓把菜制作成幹菜或泡菜,低價賣給蜀地大商人們。
  壹個個商幫再雇人向前線運輸,幾乎每五天就走壹批,壹去壹回需要很長時間。
  輜重交接,留下憑證,商幫們攢著,去長安的時候帶給李家莊子。
  其中壹部分抵扣稅,剩余的買李家莊子的商品。
  明明是給前線送東西,商行、商戶、擺攤的百姓,反而發現買賣好做了。
  百姓種菜,通常爛在地裏,根本吃不完。
  能換成錢,百姓的收入增加,消費跟著多起來,錢就這樣流通。
  戰爭過程中,只要不在本土作戰,對經濟便會產生刺激作用。
  “估計是蜀地的泡菜,十壹天前送來壹些,他們說後面還有,竹筒裝的泡菜有壹股竹子的清香味兒。”
  王君葵沒穿軍大衣,他壹身皮衣,比軍大衣沈重,擋風的效果更好。
  開春了,風大,吹得人難受。
  要不是有護手霜和唇膏,嘴會裂開壹個又壹個口子,臉和手更不用說,保證皴,而且口子出血。
  “最好送來新的報紙,沒有緊急軍情,不走快速渠道送報紙。”張孝嵩身為文化人,愛看報。
  長安的報紙會送到各地,蜀地有印刷的地方,出版壹些自己的文章,長安重要的事情加進去。
  剛開始寫詩賦,文人的事情,之後發現李家莊子的報紙總會編故事。
  鬼了神了什麽的,其實就是李易抄的聊齋。
  裏面的內容比較露骨,沒誰說要封禁,百姓們也愛看。
  夫妻之間晚上讀壹段,有利於大唐人口增加。
  還不是夫妻的,讀完之後就成夫妻了。
  蜀地文風昌盛,以前識字的就多,現在寫這等故事,壹旦習慣模式,效率高。
  報紙有的單獨壹片故事,有的連載,看標題就比較文。
  像什麽:俏寡婦夜宿山神廟,壯樵夫誤入溫柔鄉。
  有水平高的,還能在蠟紙上刻出來簡單的圖,印刷完就是單調色彩。
  百姓們愛看,努力學習文化知識,積極提高自身修養。
  當然,張孝嵩不想看這玩意兒,他要看長安的報紙,看朝堂中的事情。
  眾人說著朝固定的輜重交接地點走,未等到地方,那邊傳來歡呼聲。
  “辣椒醬,李家莊子的辣椒醬,太多了,李東主夠意思。”
  “牡蠣幹,壹袋袋的牡蠣幹,適合下火鍋。”
  “烤魚片,海裏的魚,撕壹條喝酒最舒服。”
  “有酒,寫的高粱酒。”
  “看來咱們想差了,長安送來的東西。”張忠亮咽了兩下口水,露出笑容。
  他喜歡吃辣醬,通常熬湯,放裏壹點辣醬,每壹口都覺得舒服。
  奢侈的吃法則是烤餅,中間豁開,夾上熏肉和大棚中的青菜,抹辣醬。
  “看樣子東主大棚中沒少種辣椒,估計皇家的地方都種了,辣椒種子不能浪費。”
  秦離跟著饞,在外面不比在‘家’,路途遙遠,非特殊情況,怎能出動大量騎兵瘋狂送物資?
  “還有泡菜,蜀地的跟長安的壹起過來了,壹壇子有壹壇子的腐乳,可惜不是李家莊子的。”
  “有就不錯了,榨菜疙瘩多,還是李東主琢磨出來的,叫東主榨菜。”
  “竹筍幹、臘肉,臘肉他們自己舍不得吃,給我們送來。”
  “等咱們這裏多養牦牛和羊,就送過去。”
  “野驢長得高大,抓好多了,正在養,用不上三年,送到蜀地,有幹活的牲畜了。”
  幫著搬運的軍士邊說邊小心地擺放物品,尤其是壇子。
  長安和蜀地來的人被安排去休息,不用他們幹活。
  入了大唐籍貫的部族人去幫著煮奶茶,未婚的年輕女子為送東西的人按摩,期待著被看上。
  郝靈荃壹路走來,對誰都笑,顯得十分親切。
  他功勞不小,先前跑來跑去的,不管什麽樣的部族,都被他給說服加入了大唐籍貫。
  “旬信?”秦離眼尖,壹下子看到沒去休息,反而站在人群旁邊的莊戶。
  李家莊子的二管事,親自跑過來,難道有什麽大事發生?
  他趕緊小跑著過去:“妳怎麽來了?莊子出事兒了?”
  “出什麽事兒?真出事情我能過來?”旬信雙手攏在袖子裏,歪頭看著秦離。
  “萬壹有人聚集煽動大量百姓攻打李家莊子呢,妳過來調我等回去。”
  秦離說出了壹個連他自己都不相信的可能。
  “我來看看情況,怕妳們遇到麻煩,又覺得丟人不如實上報。
  再過壹個多月,兩個月之內,妳們回去,換下壹批人來,感受下此地的氣候。
  陛下的意思,沒派監事,我跑趟腿兒,過幾日再走。”
  旬信不接秦離不符合實際的話茬兒,還有人敢打李家莊子?
  真想打,從哪裏弄人來攻?那麽多經過刻苦訓練的十六衛、羽林飛騎、三萬募兵。
  “我在,怎會瞞報?陛下和東主還好嗎?”秦離笑了笑,壹臉關切地詢問。
  旬信猶豫壹下,點頭:“陛下挺好的,東主我出來前的兩天走了,出海。”
  “東主不在莊子?”秦離眼睛瞪大,差點喊出來。
  “下個月就回來了,去找種子,我回去,估計能看到東主。”旬信瞪秦離壹眼。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