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系統來大唐

農家壹鍋出

網遊小說

開元二年,四月,柳綠枝頭。
長安城東通化門外七裏處,灞水流經。
灞水東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2630章 青貯價高糧種豐

帶著系統來大唐 by 農家壹鍋出

2022-8-28 21:22

  火車轟隆轟隆往來不停,從洛陽來的人提前吃飽飯,乘火車抵達。
  由他們負責搬運船隊帶回來的物資,船員們只管休息。
  主要經濟貨物為幹的海產品,其他的貴重金屬少,加上香料、大米。
  大米的品種多,皆為當地原生稻,拿出來部分當種子種,再跟其他水稻雜交,別的吃掉。
  船隊帶回來的水稻夠整個河南府的人吃三個月,幹制海產品能滿足河南府、京兆府日常消耗的半年。
  東西會流入市場,對同類商品價格無沖擊,盡量往內地送。
  莊子中已單獨裝修好兩節車廂,等天亮時正好送來裝企鵝。
  百姓們繼續載歌載舞,海上的航母戰鬥群就是他們生活費用的來源。
  跟他們說好了的,他們會有人上船壹同出海捕魚,許多魚在甲板上處理完,再運回來。
  往後航母戰鬥群不再負責對外海貿,專註捕魚和訓練海戰。
  捕魚的時候就在壹千公裏範圍外,兩千公裏範圍內,把壹千公裏範圍內的留給其他人捕。
  冬天最好,夏天需要帶更多的冰塊。
  說是戰鬥群出海壹次,能夠帶回來上千萬斤的好魚,發現魚群越早,往返時間越短。
  風向正常,理論上壹千六百公裏的位置,三天半抵達,六天回來,回來的時候船沈,跑得慢。
  具體多久要看何時捕到足夠多的魚,李東主說了,現在的魚很多,沒人有本事跟咱們在海裏搶。
  需要其他品種魚的數量多時,可以跑更遠壹些的地方。
  天慢慢亮起來,百姓們紛紛嘆氣,要走了,陛下和李東主要走了,相聚總是短暫的。
  李隆基等人果然開始上車,百姓們沒吃完,起身送行,等走了他們繼續吃,然後昨天白天休息的幹活,沒休息的去睡覺。
  企鵝們進到車廂中,地上鋪了厚厚壹層雪,窗戶開了縫,車動起來風壹吹,企鵝們連忙轉身擠到壹起,遠離開縫的窗戶。
  眾人看車廂中的監控,哈哈大笑,企鵝毛茸茸的樣子太可愛了。
  “瀍水、谷水百姓眼下情況如何?”
  笑罷,李隆基想起夏天被沖的地方。
  “排完水,再翻地,晾曬兩日,種了苞米,由於種晚了,霜降後才開始收割,壹律運到莊子制作成青貯……”
  畢構回答,此事他知道,他管戶部,錢糧、土地、養殖。
  百姓們只管種地,房子先不理會,正好沖了,來年天暖和蓋更漂亮、更大的。
  “好!”李隆基高興,李家莊子的情況他不問,四處溢水,小問題。
  李易接過話:“給的錢不少,此類玉米並非專門拿來做青貯的,做的時候掰下來壹半的玉米棒子,儲存好了。
  主要用來餵養產奶的母黃牛和母羊,大唐努力培育產奶高的牛,壹代代優選。
  其他牛冬天和開春掉膘,給予壹些,保證身體健康,才有力氣耕地、拉車。”
  李易先說錢,給受災百姓的玉米收購的錢比百姓正常種地高壹截,百姓們知道李家莊子補貼,往後再種可沒這個價格。
  割青玉米的時候他們順便掰下來幾十穗煮著吃了,好吃,來年還種。
  小孩子最喜歡吃,煮好的玉米拿外面的葉子墊著掰兩段,壹雙筷子壹根插壹半,慢慢啃著吃。
  百姓看出來種玉米的產量高,比種麥子和單季的粳稻高出壹大截。
  等徹底成熟,苞米秧子還能燒火、漚肥料、給牲畜吃。
  百姓不知道的是,苞米秧子人壹樣能吃,制作代食餅幹,豆稭亦可。
  跟摻了鋸末子的黑面包壹樣,老毛子的軍隊口糧。
  李易考慮到玉米的青貯問題:“今年新的農作物大力推廣,百姓家中多了,明年全大唐其他地方普遍種植。
  凡種植戶,每戶拿出來三畝貧地和良田,看看效果。
  若有不適宜的地方,百姓正常養護,產量還低,朝廷按照正常畝產收入把差額補上。
  司農寺去當地查看情況,調整肥料配方,尤其是玉米,不存在於某個地方種不了的情況。
  哦,太冷的地方不行,那得種土豆,比如小海周圍及更北邊。”
  “當補差額。”蘇颋認同李易的辦法。
  百姓聽話,報紙上說好就是好,照料時精心,結果產量那麽壹點,損失算誰的?
  以後再讓百姓種什麽,百姓會抵觸。
  補上差的,百姓未損失,下回還種,百姓會懂,有好處歸自己,吃虧朝廷承擔。
  永穆公主見正事說差不多,吧嗒下嘴兒:“青貯掰下來的苞米是生的不?”
  “是,有氣庫,其他更苞米早收的,煮熟後凍起來,保存期很長,隨時能拿出來解凍烤著吃。
  回去休息兩天,咱們到門口賣烤玉米和烤地瓜、烤土豆,不用再節省留著當種子了。”
  李易知道永穆公主想幹什麽,最初時數量少,舍不得。
  經過大力培育、種植,從美洲帶回來的很多作物隨便吃。
  想吃土豆片炒辣椒就吃土豆片炒辣椒,想吃尖椒土豆絲就吃尖椒土豆絲,想吃辣椒燉土豆塊就吃辣椒燉土豆塊,想吃土豆泥拌辣椒……
  只是很辣的辣椒百姓沒有,買辣椒面有。
  等青椒和柿子椒等培育多了,給百姓種子種。
  辣椒必須留著賺外面的錢,百姓不吃又死不了人。
  “苞米最好吃的是老壹點的,能夠搓下來玉米粒。”永穆公主點著腦袋。
  眾人靠在舒適的椅子背上休息,早上八點出發,按照火車的速度,要到下午兩點才到洛陽。
  正常貨運火車的速度,客車慢,客運要停站,下上客,小站多。
  不管客運與貨運,遇到大站都得停,補水、補煤。
  這列不補,多帶水和煤,耗錢多,不劃算的。
  中午到來,車廂給陪送盒飯,用金屬托盤裝。
  小餐車推著走,其實有專門的進餐車廂,李易就想感受下曾經的感覺。
  可惜沒有人站著擠在過道,不然回味更濃。
  李易給自己盛紅燒排骨、蝦仁南瓜、圓蔥牛肉、蒜蓉茼蒿,盛米飯的時候順口問:“是東北大米不?”
  “東主,是粳米。”桃紅提醒,什麽東北大米?
  “哦,對!粳米,不是東北的,東北那裏要趕緊占下來,種大米。”
  李易回過魂,不是曾經的火車和火車上的人。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