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农家一锅出

网游小说

开元二年,四月,柳绿枝头。
长安城东通化门外七里处,灞水流经。
灞水东 ...

杏书首页 我的书架 A-AA+ 去发书评 收藏 书签 手机

             

第0475章 事无巨细存方法

带着系统来大唐 by 农家一锅出

2022-8-28 21:19

  路两边停了车和人,李易的队伍在路中间走过去。
  对方让了,让的不是什么救护车,大唐也不流行让救护车。
  是羽林飞骑表明身份,对方才让的,怕,得罪不起。
  对方不可能问羽林飞骑执行什么任务,或者保护的是谁。
  羽林飞骑是陛下私军,打听任务是几个意思?保护的是谁,需要跟你汇报?
  “李东主,我头一次坐在车上叫官员让路,唉!官啊。”
  老妪接受着李易的检查时对李易说。
  “对呀,官啊,郭长史,查一下是什么官,走在路上就让别人躲开,我正三品的我说过什么吗?
  他以为这是清朝呢?随便一个官就牛逼烘烘的,有本事他打着牌子进长安城。”
  李易觉得这事不能轻易算了,他保证,不是因为对方冲撞了他,他才记仇,对,不是,绝对不是。
  “大娘,你这个病太罕见了,女的这么大的岁数居然还能中浆。
  中浆这个病一般是男的多发,同时年岁大了没有。
  寻常即使发病,也为单个眼睛,不是双眼。
  你的情况是太过焦虑,中浆就始终不好,有漏。
  加上老花眼,看东西前面有一团黑,偶尔见到东西,样子和以前看到的形状还不同。”
  李易检查完了,老妪双眼中浆,同时有老花眼。
  中浆的眼睛没有愈合,偶尔还会渗漏,必须要消除焦虑的情绪。
  至于视力能否恢复,恢复到什么程度,天知道。
  但保证能恢复一些,不至于现在这般严重。
  “是,是,李东主你果然是神医。”老妪承认李易说得都对。
  “大娘你这个病要养,不能被烟熏到,不能着急,不能吃辛辣的食物,不能总流泪,别担心。”
  李易宽慰着老妪,并给出医嘱。
  “好,好,都听李东主的。”老妪此时没有任何办法。
  若不是惦记着小儿子,有个盼头,她早就一死了之了。
  李易又陪着说几句话,叫个人进来陪着,他出去继续看县里的情况。
  高墙大院的他无所谓,根本没看在眼里。
  他只看疾苦,想原因,琢磨改变的办法。
  他想把蓝田县当成一个样本,给别的县作参考。
  他那时牛逼的村官,能在自己捞几个亿好处的时候,让村里家家起别墅。
  百万以下的车都不好意思在村里开。
  然后有人要摘桃子,抓起来,村子里的人不答应,最后只好判了个缓刑。
  李易觉得自己能让蓝田县家家盖楼房,最少是二层的小楼。
  因为有焦碳了,本地的土也适合烧砖、烧瓦、烧水泥。
  二层楼盖上,一楼不住人,赶上涝灾,再冲也冲不垮房子啊。
  当地没有大涝,不然还能有人活着么?一层的泥草房,一冲全没了。
  干旱也不是问题,打井呗。
  旱不了多长时间,蓝田县的小河多,旱几个月,除非遇到小冰河时期。
  “这个臭水沟是怎么形成的?自然雨水和山水冲刷?厕所都在旁边,不行。
  粪坑里掏出来的东西不能堆在路边,给设计一下,混合到处都是的矿肥石头和土。
  再多撒石灰,往后面挪,不然生病啊,观感上也不好。
  这树得砍了,哪有房前杏的道理?那家榆树也不行,招蚊虫。
  他家是山里红的树,行,就是太高了,要打杈,可以嫁接一下山楂枝。
  这房子后面有小山坡,坡上都不长树了,前院那么大干啥?宅子往前挪,后院大。
  发生泥石流的时候,相对来说活下来的机会更多,最好是把后面的山种上果树……”
  李易晃荡着两条腿,坐在车前面,一路看一路说。
  郭子仪和其他的羽林飞骑快给跪了。
  他们看到了李易的另一面,对房屋、树木、沟渠的布局居然也如此了解。
  这是一个十七岁的少年,在处理大方向的事情上从来不差。
  结果遇到了县中百姓的小细节,还是那么游刃有余。
  哪个县若是由他当县令,县中的百姓等着享福吧。
  不,不用他当县令,眼下便是如此。
  蓝田县距离庄子最近,又有醉仙居和其他买卖,所以他过来。
  本县的县令?呵呵!十个姓陈的新县令也比不上李东主一成。
  他不但能看出问题,还能随口说出来解决问题的方法。
  县令考科举上来的,对地方的事情又能了解多少?
  “李东主,明年你考科举吗?今年你去忙着处理蝗灾的事情,明年没事了吧?”
  郭子仪到现在,还认为科举出身好用。
  他就是武举第……没跟其他人一起排。
  武举第一不是他,第一是甲等第一,他是异等。
  “不知道哇!三哥之前说应该考,后来又说再等等,大哥以前说过,应该单独为我开秀才科。
  我以前也想考,然后当个京畿县的县令,随便哪一个就行,我不挑。
  我目的是带着县里的百姓过好日子,如今看来,我不当县令也一样。”
  李易在那晃荡着腿,无所谓地说着。
  “是哈!”郭子仪还能说什么。
  别的有才华的人,陛下恨不能立即就给授个实权官。
  换成李易,陛下不想让他当大官。
  当当官就见到面了,原来的兄弟,变成了君臣。
  至于说权力,李东主说出来的话,就是国策,陛下重之又重。
  而当官赚的俸禄,李东主现在都是每个月有人送上门,由宋德接了放到一边。
  三品官一个月的俸禄,不够李家庄子的庄户们吃一顿饭的。
  庄子若是指望李东主的俸禄,全得饿死。
  “那家不对,缺心眼,地势走向正好低处在他家,他家舍不得改宅院布局,就把原来的沟给填了。
  然后在那个地方堆了土堆,以为可以在下雨的时候阻挡水,看土壤情况,应该是今年才做的。
  那么大的宅院,上面没有其他住户,就是山水,应该修穿院渠。
  渠不应该穿院是指上面有人家的情况,而不是山水,有人家会有污水流下,所以不应穿院。”
  李易有看到一个大户人家,这要是涝了,院墙都给你冲倒。
  穿不穿院要看实际情况,山水穿院是活水,住户的沟渠穿院是病水。
  显然测风水的人照着书本上的知识瞎说。
  “过去个人,与这家说说。”郭子仪不希望眼前的人家倒霉。
  叫人说一声,听了就改,不听,等被冲了再改。
  “回去吧,大概的情况我都了解了,陈县令那里我不怎么满意,过来办事啊,就指望商税可不行。”
  李易不想看了,蓝田县大,看到头,晚上也看不全。
上一页

热门书评

返回顶部
分享推广,薪火相传 杏吧VIP,尊荣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