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系統來大唐

農家壹鍋出

網遊小說

開元二年,四月,柳綠枝頭。
長安城東通化門外七裏處,灞水流經。
灞水東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969章 演藝技巧皆融會

帶著系統來大唐 by 農家壹鍋出

2022-8-28 21:22

  “怎麽越長越漂亮呢?哎呀,這個身段,嘿嘿嘿!”李易終於有了那種人類正常情感的反饋。
  “好吧?想摟著睡覺吧?”壹個聲音似乎從遙遠的地方傳來。
  “什麽睡覺?應該陪伴壹生,當年輕的記憶模糊時,不變的是歲月如癡。”
  李易現在就上過去摟住永穆公主微微搖擺的腰,太美了。
  “今天晚上妳倆住壹起。”那個聲音又響起。
  “今天……三哥?那什麽,妳看月亮正圓,像不像個玉盤?”李易突然清醒。
  “今天是下弦月,不圓。”李隆基瞪眼。
  “是哦!再過兩天就是新月了。新月的時候,跟佛家和道家論道談法。”
  李易看看天上,根本沒月亮,沒升起來呢,等過上壹會兒才有。
  “唉~!”李隆基嘆口氣:“知曉他們所有的門道?”
  “明天晚上我給妳用正常的手段演示壹把。
  沒有佛像埋土自升,那個是種豆子。
  也沒有沸油取錢,那個是用加熱起泡物,看著沸騰了,其實沒事兒。
  醋不行,醋的話有味道,油的話呢,需要額外的保護層。
  上刀山,在於接觸的角度個手指頭的力量,爬刀山是爬,手腳並用。
  妳的手指頭力量足夠大,捏住刀片的旁邊,腳承受的重力就小。
  而下火海,跑燒紅的木炭,只要腳心有水就行。
  比如妳在表演的時候,妳踩的草墊子或棉墊子是濕潤的,妳不需要妳的腳心出汗。
  喉嚨頂槍尖是真正的硬氣功,那裏都磨出繭子了。
  而吞劍不是,吞劍有兩種,壹種為縮劍,劍可以伸縮。
  另壹種戴套,那個套從喉嚨下去,經過食道、賁門、胃。
  其實很難受,不過可以忍,就像插胃鏡壹樣,劍是進套的,還有……”
  李易介紹著各種表演手段,尤其是吞劍的,壹般人都以為劍是伸縮。
  有的人就不用伸縮的,有個其他的套,跟作胃鏡似的。
  當然不好受,卻能堅持,就跟壹些江湖賣藝的把孩子的關節給脫臼壹樣,這些人骨科接骨才厲害呢。
  大家聽傻了,原來那些事情竟然如此簡單?妳都會?
  “小易,踩生雞蛋的呢?踩幾個生雞蛋,然後徒手劈瓷盤的,這個原理是什麽?”
  李旦感興趣,他看過別人的表演,卻不能問原理,那屬於砸人飯碗。
  “那個確實是功夫,雞蛋是生的,比較硬,通常得光腳,才能掌握,劈盤子相對簡單,妳看著是劈,其實是掰。
  但是把瓷器碎片捏成粉末,郭子儀可以,很多羽林飛騎也行,指頭的力量訓練和繭子的厚度。”
  李易這個也懂,懂歸懂,他做不到。
  這玩意兒就跟給大弟子作撐球手術壹樣,理論全有,妳作壹下試試?
  如果那麽容易,又何必找很多死囚練手?
  這些都要練,就跟他那時的壹些失足的那什麽壹樣,願意買便宜的果凍。
  有的人以為她們愛吃,其實她們用這個來練舌頭和喉嚨吞咽又吐出。
  為了生活,都不容易,各行各業的。
  “易弟,寫出來,梨園用。”
  李隆基發現了新大陸,以前易弟怎麽不說這樣的事情?
  壹說就是怎麽脫粒、去殼、磨粉。
  還有打井、修渠、養林蛙和豆蟲。
  “有壹些道具,收費很便宜!”李易先點頭,又突然提錢。
  “有多便宜?”李隆基居然這麽問。
  “壹種技巧基本上有個壹緡就夠了,壹次性的。
  非壹次性的,我包教包會,要百緡左右。
  比如說這個海膽蒸蛋,吃完了,三哥妳看啊。
  我雙手壹伸,沒有海膽,我雙手旋繞轉壹下給妳看手背,還是沒有海膽。
  我再……哎呀!紮到了,海膽這刺兒太煩人了。”
  李易給李隆基表演手法近景魔術,壹個不小心被紮了。
  他趕緊擠壹擠,萬壹這個有毒呢。
  李隆基從來沒看過李易表演魔術,眼下吃驚:“易弟妳還會這個?”
  “我是腦外、胸外、神外等等外科手術的醫生,我的手要是不夠靈活,我敢給別人作手術嗎?”
  李易伸出自己的雙手,沒有壹點突出的指甲。
  他天天磨,有時候下雨,他會把手放到鹿皮手套裏,保持溫度。
  壹般的人幾度的溫差無所謂,他要是做腦外或神外的手術,手必須保持絕對靈活狀態。
  小鮮肉手指頭劃破壹點皮,趕緊去醫院啊,不然就長好了。
  對於李易來說,他的手比小鮮肉更珍貴。
  他作腦外手術,那個手別說劃破口子,頭壹天都不能舉純凈水給自己家換水,以免出現肌肉疲勞。
  當然,小鮮肉是為了自己矯情,他是為患者負責,兩者不壹樣。
  如果明天需要給某壹個患者作腦外或神外手術的時候,現在就應該睡覺,室內溫度最好是二十五度。
  這樣的手,變魔術,稍微練壹下就行。
  能作介入手術的醫生的手,靈活著呢。
  李隆基把壹個海膽蒸蛋吃完,用海膽殼來練,被紮了好幾下。
  另壹邊,思恭坊的女子們在努力記著從長安過來的新曲,舞蹈也到是次要的。
  編舞她們都會,主要是聽曲子的內涵。
  大唐現在的曲的數量少,比如寫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屬於五絕,就有唱曲。
  寫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同樣是五絕,曲相同。
  跟李易時候的換詞不換曲的歌是相同的,尤其是不同語言版本的,叫填詞。
  如:浪奔!浪流!萬裏滔滔江水永不休。
  換壹種就是:難忘,燦爛,誰會忘得了上海灘。
  還有:今夜微風輕送,把我的心吹動。
  然後就是另壹個:隨浪隨風飄蕩,隨著壹生裏的浪。
  唐朝就是如此,壹個曲子填很多詞,只要符合同樣格律的就壹律填進去。
  跟作壹些手術壹樣,但能夠出新曲的,也就是手術手段發明新的手法的,都壹樣牛逼。
  “李郎,我唱的妳寫的信天遊,他們很喜歡呢!”
  永穆公主回來了,她自己唱和配樂累了,休息休息。
  “所以說,咱們的民歌才是最好的。根據各個地方的環境不同,或奔放、或纏綿。”
  李易剛才聽了,他抄的信天遊。
  但他還惦記著江南的婉約,各有所長。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