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农家一锅出

网游小说

开元二年,四月,柳绿枝头。
长安城东通化门外七里处,灞水流经。
灞水东 ...

杏书首页 我的书架 A-AA+ 去发书评 收藏 书签 手机

             

第1967章 出气非是为私掠

带着系统来大唐 by 农家一锅出

2022-8-28 21:22

  “尝尝蚝油的海胆蒸蛋,看看口味上的差别。”
  李隆基满意李易的安排,新的蒸蛋做好,他招呼众人吃。
  “那些个田产……”宋璟看向毕构。
  “老夫想进团儿,不管收税的事情了,怕被百姓拆零碎了。”
  毕构装成一副怕怕的样子,单独面对李隆基时他都没这样的表情。
  大家一时间沉默,想着李易的声望,若李易欲当皇帝……
  “田产的收益拿出来成立基金,所赚利润以其他方式给河南府的百姓。”
  李易打破了安静的氛围,拿到手的东西他不单独留着。
  “当真是自作孽!如此也好,各世家大族会安稳。”
  柳冲说佛、道,再提其他的家族,他专门研究此事,还因此被下毒。
  世家厉害还是佛教、道教厉害?你们看看洛阳宫的寺观,顿悟没?
  “一人之威,可至如斯。”刘幽求感慨。
  “没有陛下的信任恩准,没有姚相和毕相的竭力支持,又何来今日洛阳之情之景?”
  李易往外推功劳,至少毕构当府尹时见自己面,转头便开始帮忙。
  而治理蝗虫本是历史上姚崇做的事情,自己操作的时候,姚崇未阻拦。
  “就知道挑好听的说,可不准在报纸上说老夫的坏话。”
  毕构回忆当时带百姓直面蝗灾的情况,眼圈微红。
  “对,说好话,说哪个大臣做什么利国利民的事情。
  占下来一半固定产业的税就不交了,直接给百姓。”
  李易提醒一下,那个基金不盈利。
  毕构颔首,拿起一个蒸蛋吃。
  大家已经把别人的东西当成李易的了,佛教和道教干不过李易。
  ……
  此时去别人的寺和观游览的百姓在分赃,香留下,给陛下和李东主的长生牌位点。
  其他的东西送往学堂与悲田坊,百姓不要。
  他们知道抢别人的东西不对,抢的目的是为李东主出气。
  鸡蛋和香油拿回家,属于为自己捞好处。
  像窗户框了、门板了、石墩了,改一改,学堂与悲田坊能用。
  毛边纸包个东西了、擦个屁股都行,孩子上厕所用棍子、厕筹,万一伤了怎么办?
  一时间学堂和悲田坊外面堆了大量的东西,有百姓帮着整理,别乱糟糟的。
  山长、教喻和一群孩子们站在旁边看热闹。
  孩子们属于兴奋,太好玩儿啦!抢的寺和观哦!
  山长和教喻发愁,东西要不要?给别人还回去?又不晓得谁被抢了多少。
  派人去找洛阳县的县令,县令病了,无法理政。
  找河南府的府尹,府尹张说去小洛南村泡温汤了,啊不对,是到陛下临驾所在面圣。
  很快接到电话的李家庄子在紫薇城的人跑出来到各个学堂,告诉大家收下,没多少钱。
  悲田坊只有一个,鸡蛋、稻子、麦子、香油、肉干,在坊的中间堆成一座座小山。
  鸡蛋的山最低,竹筐,里面有稻壳或麦麸,鸡蛋放在当中保存。
  悲田坊中一股草药味儿,能自己出门的就自己出来看,不能自己出来的有轮椅。
  买自行车贵,洛阳的悲田坊轮椅李家庄子赠送,可用不可丢,不定期查一次。
  悲田坊在部分性质上与李易时的救助站差不多,但优于救助站。
  能到悲田坊的人,除非自己愿意走,否则没人驱赶。
  悲田坊的伙食不算差,酒楼的剩菜会送来,这不是河南府整体经济发展了嘛!
  另外家中资产多的人,还会捐赠。
  一下子送来大量的东西,他们看傻眼,都给我们?要吃到什么时候?
  悲田坊的管事人员和‘自愿者’开始入账,东西越多,他们底气越足。
  这不是从别处陆续有大量人口到洛阳么,有的人其实身体不好,到地方后就倒下了,又无亲无靠的。
  这样的人送到悲田坊,先养着,养好了再出去工作。
  至于说把东西私下里贩卖掉,换成钱自己贪墨,借他们一百个胆子他们也不敢。
  长安的就有被收拾的,报纸上写,总有人盯着悲田坊。
  悲田坊的东西多了不怕,他们会联系河南府地方上的一些县和村落。
  当地有的人属于能进入悲田坊的就送到洛阳宫的悲田坊,地方上也有临时安置人的所在。
  多出来的东西向地方送,比如某个村子,有一户人家,只剩下一个人,生病了,没人照顾。
  若是村子里的大姓,官府要求其他同姓的人养。
  不是村子里大姓的,村子会提供一点帮助,村子富裕还行,穷的话给予的帮助便少。
  这样的人要么进悲田坊,要么悲田坊送过去东西。
  还有妇人带两三个孩子,死了丈夫,公婆有的卧床不起,同样给东西。
  东西多了,送起来轻松,包括义工,他们自己也能带回家里一点。
  他们高兴不已,洛阳宫的城里和城外的寺观正在打扫。
  提议传消息的几个主持最郁闷,他们说的叫李易知道大道煌煌,非人力可改。
  结果他们领悟到了,面对煌煌大道,自己无力挣扎。
  “有东西送来了,有东西,金仙公主知道情况,派人送来。
  有榛子、糖炒栗子、油茶面,让我们先坚持几日,等与李易论道之后,一切都会好起来。”
  刚刚被洗劫的宣教坊中的全真观,小道童欢呼着跑进来,眼睛还红着呢,之前哭坏了。
  主持皱眉头:“金仙公主倒是知道得快,送点吃食有什么用?”
  “送吃食代表李东主不想赶尽杀绝。”一个仙风道骨的人出来,他是天师的身份。
  他看问题的角度比主持高多了,主持只想着被抢和送的东西。
  “金仙公主与圣人在一起,李东主也与圣人同处,李东主不点头,金仙公主怎会送?”天师捋着胡须说。
  “天师怎还称呼李易为李东主?若不是他,我观又怎会如此?”
  主持恨啊,十税一的税是李易以前提的,后来毕构要收。
  自己等人找毕构,毕构不敢应。
  随即十税一变成十税五,不然就搬家。
  自己想与李易论道,消息刚放出去,观就被抢了。
  “金仙公主印出书籍无数,皆为李东主提供活字、纸张、油墨。
  另李东主注释道家、佛门典籍甚多,又译经文。
  论道就论道,何必宣扬叫李东主知晓大道煌煌,非人力可改?
  蝗灾重否?人力可改否?旱灾重否?人力可改否?”
  天师教育主持,天师换到任何一个观都是天师,主持到别的观就不是主持。
上一页

热门书评

返回顶部
分享推广,薪火相传 杏吧VIP,尊荣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