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系統來大唐

農家壹鍋出

網遊小說

開元二年,四月,柳綠枝頭。
長安城東通化門外七裏處,灞水流經。
灞水東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737章 七天搬家幸福來

帶著系統來大唐 by 農家壹鍋出

2022-8-28 21:19

  長安城南十裏,壹群人用鎬頭吭哧吭哧刨地。
  城南五裏的地方壹直到城門前面的路上其實就有許多房子。
  像李易那個時候的京城初期,還沒有那麽多環的時候,也有許多平房壹樣。
  這些個地方居住的人可沒有田地,對於他們來說,甚至比不上周圍村子裏的百姓。
  長安這樣的位置沒有樓房,平房上面見不到瓦,汙水橫流。
  長安城中的繁華似乎與住在此地的人無關,實際上他們白天的時候會到城中工作。
  十裏就遠了壹些,看上去到長安城不是很方便。
  不過壹條水泥路也在修著,從十裏的地方壹直到連接南城墻的幾條路。
  把五裏地方的位置包含了進去。
  幹活的人是西南蠻俘虜,十六衛裏的左領軍衛今天負責看守。
  如此大的動靜,很快傳遍了長安城。
  百姓們不知道情況,紛紛打聽著。
  今天是十月十壹,朝廷的官員有的昨天請了假,休沐,有的輪班,今天請假。
  劉探是司農寺的壹個主簿,司農寺正常有兩個主簿。
  由於需要大量的人員參與雜交作物種植,增加到了四個主簿。
  劉探的老家在鄭州村子裏面,被選到了長安當官,壹個從七品上的官。
  對於許多人來說,這是個好官,羨慕劉探的父母。
  劉探孝順,前年到長安的時候把家人壹起帶來。
  包括他的妻子方氏和壹兒壹女,以及父母。
  到了長安才發現,生活不易,憑借他的俸祿根本無法在城裏租房子。
  只好帶著家人到城外住窩棚,好在他的雙親和妻子都能幹點活兒。
  加上李家莊子不停地給找活兒做,日子漸漸地好起來了。
  八歲的兒子進了學堂,每旬考試的時候居然可以拿到獎勵。
  五歲的女兒也在跟著學拼音,冬天到來之前幫忙打煤坯。
  壹家人準備再攢點錢,把自己這個破房子修壹修。
  至於說進城裏住,暫時不敢想。
  百姓生活水平提高了,房價跟著水漲船高。
  “相公,那邊的動靜不小,李家莊子的俘虜在幹活,我去打聽了,說這裏的路要給好好修修。”
  方氏在幫著丈夫洗頭發,說是休沐,還真是休沐。
  男人的頭發長,有家人的通常就是家人給洗。
  劉探坐在凳子上,面前是個小板凳,板凳上放了個木盆,正在打肥皂。
  肥皂自然不是他買的,他妻子到李家莊子外面找宋德要。
  要的時候報上丈夫的官職,七品,宋德負責。
  再說出家中的人口,六口人,壹個月領兩塊香皂。
  以後就不用再說那麽詳細了,說名字,領包括香皂在內的壹堆東西,按個手印。
  剛開始有人不願意去,覺得丟人。
  後來發現尚書都去,而且羽林飛騎在,有其他官員家人去,那麽自己家為什麽不去?
  去拿東西,還有的官員以為拿不了幾次。
  李家莊子為朝廷養官?不得被收拾啊。
  結果月月拿,整個朝堂似乎不知道這情況壹般,禦史臺都不出聲,好神奇。
  劉探低個頭,說話不方便,嗯了壹聲。
  方氏自己說:“等洗完了,給妳臉上抹壹點護膚膏,剛才我出去問情況的時候,遇到了李家莊子的人。”
  “他們給妳護膚膏?”劉探說出壹句話,他眼睛閉著,很不舒服。
  “哪裏是給我的?相公是官,當然是給相公,凡是在這邊住著的朝廷官員都有。
  他們正好看到我,給我東西的時候說感謝相公妳為國為民所做的努力。”
  方氏壹臉驕傲的神色,別看壹家人只能住在城外的窩棚房子裏,丈夫依舊是長安官員。
  正七品上的官,到了地方至少是個縣令。
  “還有壹籃子菜,等相公洗好了頭發,我給炒個黃瓜雞蛋,相公喝壹碗酒。”
  方氏美滋滋地說著,丈夫就是她的天。
  城南這裏許多官員家中得到了東西,按照品級不同,給的東西數量也不同。
  西南蠻俘虜們刨開沒有凍實和凍厚的土層,把碎石頭填進去,在填沙子。
  理論上沙子填完要澆水,同時用鐵釬子來回插和搖晃,讓水把沙子沖下去,不留縫隙。
  由於是冬天,這步先省了,在上面鋪土,拿石滾子壓。
  等到了春天,刨開重新打地基,蓋樓房。
  將近壹萬兩千的俘虜齊上陣,第壹天刨完地,並運輸來石頭和沙子。
  到第二天,東西填充進去,準備上滾子。
  第三天的時候拼湊的主板和木板中間夾著石棉被立起來當墻。
  石棉也就是火浣布,早就有了,藍田縣這東西多,對健康不好。
  李易本來不想用,不過要求工期短,還得保溫防火,只得拿出來。
  第四天開始盤炕,並且燒炕,這樣的火炕不結實,湊合吧,就壹冬天。
  隔壹天上頂,同樣是石棉的東西,薄壹些,最上面蓋油氈紙。
  十月十六日,炕席壹鋪,可以入住了。
  這個時候若是把炕席揭起來,便會發現火炕上是抹的泥是壹道道細微的裂紋。
  需要再燒壹燒之後,重新抹壹遍泥。
  但有煙囪和煙道,正常天氣的情況下,炕上不冒煙。
  趕上天氣不好,燒起來倒煙,需要到外面的煙囪根下面點火。
  那裏留了壹個口子,柴火扔進去,煙向上,空氣流動,從炕那邊冒出來的煙被引過來。
  只要引壹下,風道就通了。
  以前李易那裏的東北煙囪都是這樣,有個口子,平時用磚頭堵上。
  壹輛輛的馬車、牛車跑過來。
  劉探晚上剛壹到家,他的妻子方氏立即迎上前,左右看看,沒人,張開胳膊摟住劉探的脖子。
  劉探被嚇壹跳,要作甚?
  等他故作嚴肅地讓妻子松開手之後,發現個情況,家裏的東西呢?父母和孩子呢?
  窩棚中此刻是空蕩蕩的,蜂窩煤的爐子都不見了。
  “人呢?家當呢?”劉探瞪大眼睛看著妻子。
  “相公,搬家了,十裏外的房子是給我們修的,咱家三間房。
  地方我去看了,正房的後面是廚房,左右是廂房。廚房兩個竈,左右廂房直接連。
  東廂房的火道也連著正房,西廂房的火道連在正房前面的小書房中,走地下,轉壹圈出去。”
  方氏興奮地說著。
  劉探的眼睛瞪得更大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