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系統來大唐

農家壹鍋出

網遊小說

開元二年,四月,柳綠枝頭。
長安城東通化門外七裏處,灞水流經。
灞水東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2080章 愈是直白愈難答

帶著系統來大唐 by 農家壹鍋出

2022-8-28 21:22

  “弄點茶水來喝唄?”在張黃如進行答辯局促不安的時候,李易突然出聲。
  “好噠!好噠!”壹群小機器人回應著自己跑。
  “要從壹品的,不是高碎,更別拿五品的碎末子。”李易大聲喊。
  “知道啦!”小機器人繼續回應。
  小機器人的聲音好玩兒,李易的聲音接地氣。
  壹個互動完,茶未上,張黃發現自己不那麽緊張了。
  他心裏壹松,又猛地擡頭看李易,目帶感激敬重之意。
  他瞬間想通,這位李東主不僅叫自己放松,又給其他人傳達意思,別太為難自己。
  好人啊,果然宰相肚量、以德服人。
  李隆基詫異,歪頭看自己的易弟,為何幫張黃?他若連這個場面都承受不住,還有什麽用?
  李易挪挪箱子,探頭耳語:“三哥,場面經歷多了就好,能之後培養,簡單。觀其才更重要。”
  “哦!”李隆基頷首,有道理,就有如妳當初……妳壹直就沒緊張過吧?
  李易倒是坦然,他願意給對方壹個機會。
  他想起來他那時的外交發言人,那個人最初的時候在駐外大使館當二把手說話的時候結結巴巴的。
  之後出現在外交發言人的位置上,已經變得強大。
  如果當初因為他的緊張結巴而不給他機會,又怎麽會有後來的眾多攝像機前遊刃有余的應答?
  眼前準備接受面試的張黃至少把兩萬多人安穩地帶到洛陽,能力的體現。
  茶水送來,用隔熱的玻璃茶盞裝,透過玻璃可見小嫩芽在水中上下沈浮。
  這個茶並非京兆府所出,洛陽李家莊子管事李貴恒按照東主的指點,去淮南道找人采的。
  是李易時候的信陽,現在叫申州,州治所在義陽縣。
  茶葉便是信陽毛尖,還有再往東邊去壹點的六安瓜片,叫盛唐縣,縣名起的好,喜慶!
  反正這壹帶的茶葉都很有名,像廬山雲霧什麽的。
  當然,最賺錢的茶葉在蜀地那裏,茶馬貿易、絲綢之路。
  眼下眾人喝的便是信陽毛尖,此刻沈浮,之後會落到下面,喝到最後把茶葉吃掉。
  李易不給正壹品的茶葉實在屬於數量太少,那個茶葉泡開後可以當菜炒。
  張黃在等茶的時候漸漸恢復狀態,眾人始終不出聲,給李易壹個面子。
  李隆基端茶盞吹著抿壹口茶水,眾臣幾乎同壹時間喝茶,放下茶盞。
  “聞止棘授童子學,教者何?交交黃鳥否?”
  宋璟開口,稱呼對方的字。
  同時他點明對地方名字的意思,以此開頭。
  張黃在當地給別人講課,專門給無籍貫人家的孩子講。
  “所教者,多為拼音也。後釋義,講報為先。”
  張黃微微向前探身,以示禮節。
  他主要教別人拼音,還有報紙上的內容。
  “傳風雅頌乎?”蘇颋跟著問。
  “偶有,並大學、中庸、尚書等節選。孩童雖年幼,卻以顧家,所學之時不多。”
  張黃回答,教詩經裏的內容,其他的我全能教,但就是不總教。
  因為孩子還要在家裏幫忙做事,幾歲的小娃娃燒飯。
  家中的大人得幹活,不然壹家人吃不上飯。
  “束脩之資,裹君子腹?”張九齡問對方上課賺的錢夠填飽肚子不?
  “君子務農,自有三餐之食。”
  張黃露出笑容,我能幹活,我自己就行,不指望學費。
  “犁耕人力?”畢構持懷疑之意,妳自己種田又教書,妳確定時間夠用?
  “非田中之事,無畦可種。養家禽、孵幼雛、拾野蛋、集窩蛋。”
  張黃端起茶盞想喝口,口幹。
  他不種地,沒有地呀!他就養家禽,人工孵化小雞崽子、鴨崽子、鵝崽子。
  當地水多、山多,這個來錢快。
  回答完他看李隆基,該妳了陛下,妳問什麽?
  李隆基端起茶盞吹著喝,不問,眼睛卻瞥了李易壹下。
  “逃戶的錢妳不收他們的,他們幫妳管家禽,他們自己也養,妳教他們的對不對?
  所以妳只要把小雞小鴨什麽的孵化出來,再用賣掉的大雞鴨鵝和蛋換點陳年的糧食和谷糠,就能招回散養的家禽?”
  李易不那麽文縐縐的,他說話直白。
  張黃露出吃驚的神色:“李大夫竟也識此道?”
  “妳說呢?”李易反問。
  “慚愧,慚愧!壹時間把李東主給忘了。”
  張黃反應過來,自己的辦法還是在報紙上看的。
  而報紙由李家莊子出,人家李易會不懂?
  哎呀!丟人啦!可別給差評啊!我挺不容易的。
  他稱呼改變,李大夫是個身份,李東主是另壹個身份。
  “怎麽想起來利用這樣的手段獲得幸進之路的?”
  李易繼續問,依舊那麽直白。
  “無幸進之思……”
  “再說壹次。”李易打斷對方的話。
  “無幸進之思即無上進之力。然,非終南捷徑。
  未經科舉,不敢直入朝堂,尋壹縣中縣丞、主簿,再好不過。
  幾次州中考核,皆罷黜,終難過,方於兩年前試此計策。”
  張黃什麽都說了,他發現面對李易比面對四個宰輔壓力大。
  宰輔們說話文縐縐的,好應對。
  李易壹開口就大白話,每壹句都問在關鍵的地方。
  “筆墨伺候。”李易吩咐。
  青松壹號站到他旁邊,滿臉無奈地看著他。
  “拿!我起來。”李易起身,他坐著箱子呢。
  青松拉開箱子,取出東西又合上,示意東主坐。
  “給妳壹刻鐘時間喝茶水,然後半個時辰內寫壹份百姓能看懂的告民書和壹份勸民書,勸什麽、告什麽,妳看現在的情況自己想。”
  李易說話還是那般直白,十五分鐘準備,壹個小時寫兩份東西。
  “半個時辰?”張黃強調時間。
  “妳倆也寫。”李易不回答他,對大弟子和二弟子說。
  “是!師父!”兩個孩子出聲,葛巖也拉開個箱子取文房四寶。
  張黃:“……”
  他絲毫不敢輕視兩個孩子,早就聽說李東主有兩個徒弟。
  真正的壹目十行、過目不忘,所有能看的書全背下來了。
  他還能說啥?寫吧!就這壹次機會。
  錯過了,估計這輩子就全錯過了,不會有重來的機會。
  可是有點太為難人了吧!有幾個人可以在半個時辰內寫勸民書和告民書?妳咋不說作詩呢?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