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系統來大唐

農家壹鍋出

網遊小說

開元二年,四月,柳綠枝頭。
長安城東通化門外七裏處,灞水流經。
灞水東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284章 迷信之後冬捕魚

帶著系統來大唐 by 農家壹鍋出

2022-8-28 21:21

  李易與李成器商量好了,李成器找人去挖窯洞,李易提供菌絲,然後分成。
  弘農縣的百姓想不到國家大事,他們只在乎這個池塘。
  池塘是他們的心病,總覺得放在這裏影響風水。
  想填又不能填,有四條小河匯聚,填了池塘,四條河的水向何處流?
  用又不能用,危險,有大魚,有人掉進去,連個屍體都撈不上來。
  尤其是外鄉人過來,不聽話,告訴說不能到裏面,就有人好奇,然後沒了。
  大家都說這個池塘比較饞,年年有替死鬼。
  請來的僧人、道士,看過後皆說陰氣太重,應該在旁邊立佛龕或道樽,上香。
  李東主來了,據說李東主追著什麽判官、黑白無常、閻王打。
  把那些地府的人打得鼻青臉腫、抱頭鼠竄、狼狽不堪、跪地求饒……
  給佛道上香不管用,還是給李東主的長生牌位上香靈驗,這不就來了。
  刨,壹定刨出來,叫李東主把問題給解決掉,以後再也不去寺觀。
  別,要去,那裏有不要錢的香,取香,拿回來給陛下和李東主的長生牌位點上。
  到中午的時候,終於找到口了,口的位置有水,冰刨開後,水在地面下面三寸左右的位置。
  有個大洞,方圓三尺左右。
  順便還挖出了很多的泥鰍和鱔魚、河蚌、河螺、螞蟥等東西。
  “吃飯,吃完了繼續幹,把淤泥都清理出去,堆起來,是好肥料。”李易拿大喇叭喊。
  晌午吃臘肉,燉的、炒的、煎的、蒸的。
  快過年了,提前殺豬,過年的時候百姓吃什麽?
  家禽除了過年要吃,還有的得留著明年下蛋。
  羊也是如此,壹大群人使勁吃,等吃沒有了,再從別的地方買,價錢貴。
  李易在吃牛排,煎的牛排,全熟。
  有壹頭牛被殺了,弘農縣的壹個大戶人家。
  牛並不老,它不聽話。
  鼻子上穿了環兒,有時還是發脾氣,吃料的時候反而吃得比別的牛歡實。
  主人家總想找理由殺它,又不敢。
  才五歲,衙門有登記。
  想賣,別人也不願意要,不好好幹活的牲畜誰願意養?壓價很低,他家就繼續養,想著再過段日子牛突然能變得好使喚。
  王興打聽到這個情況,他去買,按照好牛的價格買。
  接著他給出個理由,這不是有池塘嘛!
  池塘風水不好,有不幹凈的東西附在了牛的身上。
  縣衙門立即給出憑證,殺,對,都是臟東西的關系,殺了就好了。
  於是壹頭不好好工作的黃牛,成了美味的菜肴。
  小家夥沒怎麽練習刀叉,他切不動,全熟的牛肉硬。
  宮女幫著管,切下來壹點,涼壹涼再用筷子餵給小家夥。
  叉子有尖,怕傷了,刀更不用說,用的不是鋸齒刀,刃很鋒利。
  其他大人熟練,永穆公主切壹條,用叉子紮住蘸蒜蓉蘑菇辣醬吃,裏面有白胡椒粉。
  “李郎,給我喝口酒。”永穆公主發現不好咽。
  李易給她和小蘭壹人倒半碗溫的黃酒,準確地說是濁酒,度數很低。
  李易吃壹口肉,確實硬,好在趁熱吃,能嚼動,小家夥都能咬呢。
  “過上幾年,牛的數量會增加,選好種培育,人工介入。
  接下來要把奶牛單獨分開,我研究壹下奶粉制造工藝,全脂的奶粉。
  到時候沒有奶水的母親,不用四處求奶,用開水壹沖,嬰兒隨時可以喝上。”
  李易說全脂奶粉的時候挺無奈的,他無法給奶粉添加其他的營養元素,只能全脂。
  脫脂的工藝更復雜,他小時候喝的是全脂奶粉,大了後,發現奶粉的味道怎麽就不好喝了呢?
  小時候和現在大唐喝的牛奶也好喝,比他以前大了的時候香,味道濃郁。
  煮奶的時候上面壹層奶皮,兌水的話就沒有。
  奶粉最關鍵的步驟為殺菌,不能給孩子喝出病。
  大唐的律法和他那時可不壹樣,真給壹群孩子喝出問題,甚至死了孩子,直接抄家。
  “李郎,我想吃奶油蛋糕了。”小蘭愛吃奶油,蛋糕也愛吃。
  李家莊子做過,鮮奶現打的奶油。
  夏天的時候她還吃過壹次冰淇淋的蛋糕,現在又想吃。
  “等走的時候,采集壹些鮮奶,給妳們做。”李易同樣饞。
  鮮奶打出來的奶油,保存期很短,制作蛋糕的味道卻好。
  “李郎,那裏有水,妳要下去?他們說有吃人的大魚。”
  永穆公主不在乎吃什麽,她擔心李易的安危。
  李易擺下手:“不怕,我們人多,被魚咬上也沒什麽,這裏沒有小的食人魚,都是大魚,我戴壹套電魚設備下去。”
  李易知道,用不照電魚設備,頭上的水下探照燈,魚有向光性,但眼睛被大燈壹照,同樣迷糊。
  魚之所以向光,是認為那裏距離水面最近,指冬天。
  夏天的時候,有的魚願意躲在暗處。
  北方的冬天全是冰,河魚看到光亮,認為有冰壞了,趕緊過去喘口舒服的氣兒。
  海魚的向光是另壹種,與高緯度的河魚有差別。
  冬天高緯度的魚追求的是氧氣,其他地方的魚追求的是有光能看到食物。
  在北方,把冰鉆個窟窿,放上魚餌釣魚,上魚非常容易。
  壹個是能喘氣,另壹個是看到食物了,保證得吃。
  甚至有的大魚為了喘口氣,腦袋露出水面,人壹伸手,摳住鰓,就把魚拎上來了。
  “有的湖可以凍捕了,現在還是穿桿,我想辦法做壹個水下的穿線器吧。”
  李易想到了冬捕,冬捕在壹定程度上,並沒有傷害到魚的種群繁衍。
  魚的數量多,在壹個區域內壹冬天過去,有不少就因為缺少食物而死掉。
  冬捕抓了壹批魚,魚自己的競爭就小,族群還是延續的。
  不過量冬捕,對魚群的數量並不造成傷害。
  曾經壹段時間,他以為大家都穿桿在冰下走桿掛線。
  後來看到居然有冰下穿線器,電動的,能穿壹萬米。
  裏面有穩定儀,走直線,上面還掛齒輪,在水下卡冰前進。
  李易就想制作壹批,給大唐北方地區的人提供冬捕便利。
  魚就是肉,出水很快凍住,不腐爛。
  像契丹、奚族、渤海國都需要,吃飽了才安穩。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