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系統來大唐

農家壹鍋出

網遊小說

開元二年,四月,柳綠枝頭。
長安城東通化門外七裏處,灞水流經。
灞水東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268章 朕看妳們很輕松

帶著系統來大唐 by 農家壹鍋出

2022-8-28 21:19

  李隆基覺得這麽好的書,應該自己家留著。
  他搖下頭,吃鹵鴨肝,放棄了留下的打算。
  自己身為皇帝都不想把好東西傳教天下,與其他的家族有什麽區別?
  傳吧,讓官學和族學差距不那麽大。
  “三郎,什麽三十六計?”王皇後問。
  “第壹計,瞞天過海……”李隆基記憶力不錯,邊吃邊給王皇後講,大概都說出來了。
  “好玩誒,第二計呢?”王皇後也有同樣的毛病。
  “易弟還未想出來。”李隆基更幹脆,直接就沒了。
  壹頓烤鴨,李隆基二人吃得很好,稍微歇息,告辭離去。
  “莊子上教孩子們邊玩邊學的辦法好,回到宮裏,照著做。”王皇後在車中與李隆基說。
  她此刻表現得大方,只要能生壹個兒子,其他人不是威脅。
  因為未來的太子有個好老師,別人只能找大儒,大儒有什麽用?
  她現在看那些教宮裏孩子的人,都覺得是渣渣。
  “甚好。”李隆基有同樣打算,回去拿出來。
  好叫那些整天給孩子講道理要好好讀書的先生們看看。
  “三十六計是易弟專門用來破族學所出,等寫完,要印刷成書,發往各地官學。”
  李隆基此行滿意,不止得到了應對族學的壹個思路,還學到了教孩子。
  “遠的州府不好操作,可先在長安城中的蒙學試行,針對小孩子。大了的國子監等學子自然不用,那些人應該承擔自己的責任。”
  李隆基要安排壹下。
  “叔叔莊子那裏大的孩子就懂事,尤其是女娃兒。還有十六歲往上的少年,幹活的時候也不忘了讀書。”
  王皇後說起莊戶的大孩子,很欣慰。
  “他那莊子大人還要上夜校呢,過個幾年再看,莊戶們了不得嘍!”李隆基感慨。
  “確實,人人識文斷字,叔叔有許多技術,平常總是給圖和說明,工匠要能看懂。”
  王皇後跟著說,順便把自己的零食打開,從中取出來壹個鴨脖子,開啃。
  李隆基看壹眼,輕輕搖頭,拉兩下車裏的繩子,外面響起鈴鐺聲,車速放慢。
  他說道:“眼下官場官員,是許多曾經官員的子弟,普通人家出來的太少。”
  “嗯嗯!”王皇後嚼著食物回應。
  “回去讓他們編書,不要都是儒學的書。”李隆基發現之前的那些書有些不夠用。
  尤其是經濟之道,賺錢才重要,有了錢,想做的事情就能去做。
  沒錢打仗都打不起,打壹次,撫恤加上糧草,好多就沒了。
  “若說大唐有錢吧,每年就那些,增也增不了幾許。若說沒錢,天上人間即便搶不到位置,千緡的會員卡依舊天天有人辦。”
  李隆基說道,他恨不能去搶。
  平康坊,天未黑的時候,壹匹匹綾羅綢緞送進去,銅錢用箱子運。
  錢都在誰手裏?
  “嗯!”王皇後又回應壹聲。
  等她啃完壹段鴨脖子,擦擦手,喝口溫水:“鴨脖子不能吃太多,舌頭疼。”
  “鴨爪子也是。”李隆基笑著說。
  車提速,回宮,二人分開。
  李隆基找人,三個宰相加上工部尚書魏知古過來。
  看到魏知古,姚崇別扭,但還要點下頭。
  “昨日姚卿送上來的地方關於官學與族學的奏章,諸卿想是知道,有何辦法?”
  李隆基叫人給送來茶水,說正題。
  四個人互相看看,魏知古表示我不知道,我工部,妳們能把東西傳到我那去?
  “是官學不如族學,科舉地方所遴選生徒不如貢生。”張說解釋給魏知古聽。
  “生徒亦有不錯者。”魏知古說道。
  “那是族學的人見舉薦名額不夠,到遴選時參與官學遴選,擠占官學名額。”盧懷慎出聲。
  “哦!”魏知古想壹想,表示明白。
  四個人又互相看看,姚崇先開口:“陛下,可是剛從莊子回來?”
  莊子如今特指,就那壹個地方。
  “去問了壹下如何蒙學教娃娃,莊子的人很有辦法,邊玩邊學,稍候朕說與妳等聽,家中若有孩童不願學者,可試試。”
  李隆基承認去了,但只說另壹件事情。
  姚崇看李隆基,用眼睛說話:陛下妳別騙我,妳過去會不順口問壹下族學、官學之爭的事情?
  李隆基平靜地看回去:朕現在問妳們有沒有辦法。
  姚崇:明白了,妳都問好了是吧?那妳何必為難我等。
  “陛下,臣以為,當大力賞賜擢升地方官學教學有力之官員。”
  姚崇說出來已經有的方法,只不過是要加強壹下。
  張說跟著說:“臣以為,當派巡查人員到各地察看,凡不合乎者,當嚴懲。”
  他也說了壹個已經有的事情,純屬廢話。
  “不許貢生擠占生徒名額。”盧懷慎說了跟沒說壹樣。
  魏知古深吸口氣,說道:“臣以為,當放寬名額限制。”
  說完他低頭看鞋面,很認真的那種。
  李隆基目光依舊平靜,誰說話的時候便看向誰。
  等四個人壹人壹句說完,李隆基緩緩點頭:“諸卿能想到此些,已是不錯了。”
  四個人卻知道,根本不是什麽誇獎,陛下似乎在說:我知道妳們就這能耐,沒指望妳們拿出好主意。
  “陛下,太中大夫可是有另計?”姚崇帶著壹絲希望問,他希望李易同樣拿不出什麽好辦法。
  “加課本,加壹些有用的課本,教給官學的生員,拉近和族學的差距。”李隆基輕飄飄地說道。
  四個人第三次互相看,點點頭。
  “陛下太中大夫的法子確實還可,只是……書,誰來編?”姚崇問出關鍵問題。
  “朕來編書。”李隆基說。
  “陛下妳有時間?”張說問。
  “不然朕指望誰?滿朝文武皆不可,自然是朕來了。”李隆基的話還是那麽輕飄飄。
  “臣有罪。”姚崇趕緊認錯。
  “臣等有罪。”另外三個人跟著說。
  “那就商議壹下,看看寫什麽書,怎麽寫,誰來寫。過幾天朕這裏有壹本書,三十六計,先給妳們講個第壹計,瞞天過海……”
  李隆基開始講,他自己又重新組織了壹下語言,盡量叫故事生動壹些。
  姚崇四人聽得如癡如醉、目瞪口呆。
  壹計講完,張說急忙道:“第二計。”
  “想新書吧。”李隆基才不給第二計呢,壹共就兩個,他要留壹手。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