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系統來大唐

農家壹鍋出

網遊小說

開元二年,四月,柳綠枝頭。
長安城東通化門外七裏處,灞水流經。
灞水東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275章 蜀地井鹽定規矩

帶著系統來大唐 by 農家壹鍋出

2022-8-28 21:19

  飯後李成器匆匆走了,帶著壓力井的制造圖和說明走的。
  壹進皇城,李成器直奔興慶殿,殿中三個宰相都在。
  李成器逮到個人看看衣服和臉,把圖紙扔過去:“給工部尚書魏知古送去。”
  “知道了宋王。”對方接過,看都不看,小跑著離開。
  “兄長看著似乎有些急切?”李隆基聽姚崇給說各州府的大概情況,主要是官員。
  吏部所交,姚崇自己給出壹些想法,前來匯報。
  李成器沒說話,看向姚崇三個人。
  “宋王可是有重大之事?”姚崇不想走。
  “每日得錢萬緡,姚相以為如何?”宋王頂回去,我壹天賺壹萬緡,壹千萬錢,妳告訴我大不大?
  姚崇無奈地看了李成器壹眼,對李隆基道:“既然有日入萬緡之大事,臣等先告退。”
  他把萬緡兩個字咬得很重,意思是妳宋王吹,使勁吹。
  三個宰相走了。
  李成器跑到李隆基身邊,咬耳朵:“三弟,易弟那裏有個鉆井的技術,可以鉆很深,而且孔小,碗口那麽大,鉆個百十丈沒問題。”
  “那就打井……井,井啊,鹽井也是井?”李隆基聰明著呢。
  想到方才大哥所言的每日萬緡,他便想到了鹽的上面。
  李成器點頭:“眼下長安海鹽,下等,每鬥十五錢,中等二十錢,上等可達三十錢。
  河東道安邑縣湖鹽因離長安近,與海鹽相差不大。
  益州鹽,下等二十錢,中等三十錢,上等四十到五十錢。”
  他給出個數字,市場調研,蜀地自己吃的鹽當然就便宜了,好鹽也不過壹鬥十來錢,甚至是更低。
  因為那邊采鹽辛苦,得人壹點點在大坑的井裏撈,撈壹撈井壁還會塌。
  加上路途遙遠,到了長安,價格便貴了。
  “打了井,豈不是蜀鹽也便宜了?”李隆基想到兩個問題。
  壹個是百姓吃鹽價格更低,壹個是沖擊市場,他現在也懂了。
  “易弟有要求,給制鹽的人增加工錢,同時要留出來壹部分錢用在當地教育和百姓補貼上。
  別的人要是照著學,也得拿出來壹部分錢給我們,不給就封他們的井。
  易弟只要半成的利,真要,不是天上人間那種還給妳留著。”
  李成器說出李易的要求,半成的實利,給當地留好處。
  “說是留多少了麽?”李隆基眼中出來的好多開元通寶,飛來飛去的。
  “壹成足矣,又不是直接給錢,用這錢育民,只有生活實在過不下去的,才買東西送過去。”
  李成器伸出根指頭。
  “別人照著做,應該給我們多少錢?”李隆基已經把很多鹽井變成自己的了,都是自己的。
  李成器又伸出根指頭:“兩成,煮完的鹽,五抽壹。”
  “需派人手看著。”李隆基點頭。
  “順便就理賬了,知道產鹽多少,用工幾何,誰家錢多。咱們壹天萬緡賺不到,幾千緡還是可以的。”
  李成器對這個數字知足,這錢是三弟的,自己要不要無所謂,反正賺錢的事情多。
  李隆基頷首,開始考慮派誰去了,派去的人不能受賄,也不能貪汙。
  然後明裏、暗裏的繼續往那邊派人查。
  不過要給其他的好處,不然人心不穩。
  “三弟這是答應了?”李成器問,他還不知道怎麽打井呢。
  “賺錢的事情有何不允?”李隆基深吸口氣,舒暢。
  “我走了,明日去易弟那裏說。”李成器說著從後面出去,到百福殿看父皇。
  ……
  “對,就是這個,這個井好,竹子拼的管子、竹子制作的上面,需要抹膠,好辦。”
  魏知古拿到了他想要的東西,圖紙和說明。
  他知道李易莊子上的井是鐵的,還準備找人想辦法替換,結果拿來的制造材料是竹子。
  壹根根打通了的竹子連在壹起,周圍是泥土,不怕漏水。
  上面用光皮革密封,拼出來的大肚子竹子抹上膠,木頭自然亦可。
  “可解決了大問題,冬日裏北方冷,要纏上麻繩保溫,露出地面上的那壹截。
  為了防止凍土層擠壓下面竹管,修的時候盡量在周圍用沙石保護。”
  魏知古繼續看說明,連冬天的北方壹起考慮進去。
  放下壹摞紙,摘下花鏡,魏知古自語道:“希望欽天監出錯,不要大旱。”
  同壹時間,李易看天,心中惴惴地道:“若是半成利也不給我,我交不交技術?”
  “東主,不能,當今陛下好說話,不給妳好處,下次妳就不往外拿更好的技術了。”
  桃紅勸李易,她知道誰是陛下。
  “是哈?其實吧,我並不在乎鹽井的錢,我有辦法賺更多的錢,我就是覺得心裏虧。
  那半成利給我,我隨手捐了都無所謂,但必須是我的錢,我願意捐。
  既然拿出來新技術,大哥的打井隊,應該更新換代技術了,不能只依靠人力。”
  李易決定往外放,鉆井需要幾十種工具,上百套操作方案。
  四川那裏若是打出來壹口好的鹽井,則能百年後形成壹個龐大的豪族。
  宋朝、明朝、清朝、民國。
  不過再大的家族,壹場國難下來,也要廢,除非是那個兗州的那個,墻頭草,而且利用文教的優勢坑害百姓。
  走私了、販賣情報了、給敵人提供便利了、給自己國家軍隊下套了……
  ‘別惹到我,不然我收拾妳們。’李易想著,心情順便變好,有自己在,大唐穩著呢。
  讓天下百姓都有暖氣用困難,殺壹些人卻簡單。
  “晚上妳們想吃什麽?我可以單獨下廚做壹個。”李易扭頭問宮女太監們。
  “東主是壹人壹個嗎?”翠柳調皮地問。
  “壹人壹勺子,打個大包,我再給妳們治。”李易揮舞下拳頭。
  八個人湊到壹起小聲嘀咕,最後達成壹致。
  “東主,我們吃個簡單點的,雪綿豆沙。”桃紅說。
  “行,甜品就甜品。”李易答應,確實工序不多,就是對油溫的操控要求高壹點點。
  李易都沒敢在食堂的廚房做,怕小孩子們看到,那樣今天晚上他不用休息了。
  跑自己的院子做,做壹大盆,端出來……
  “李郎,是給我們做的嗎?”迎面站著馨研,馨研左右和後面壹群鶯鶯燕燕。
  “是呀,妳們先吃著,我再去做壹些。”
  李易看看人數,再看看盆裏的壹個個炸出來的豆沙包,發現壹人壹個似乎不夠。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