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系統來大唐

農家壹鍋出

網遊小說

開元二年,四月,柳綠枝頭。
長安城東通化門外七裏處,灞水流經。
灞水東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2144章 國亂民苦羅恩意

帶著系統來大唐 by 農家壹鍋出

2022-8-28 21:22

  多布幹·莫迪不知道房子裏有很多監控,他繼續說著,又讓人給搓背。
  那些人被他畫的餅迷住,等著換東西賺大錢,回去後到另外的地方居住。
  再買屬於自己的奴隸,自己整天不幹活,盡情享受。
  李隆基又看幾眼,別人搓背,不看了,轉身去另外的房間。
  鴻臚寺的人留下,聽著,關鍵的內容記下。
  “喝口茶水。”畢構看李易。
  “好!”李易答應,擺工夫茶,給大家喝分杯的。
  大家晚上睡不著覺就找老畢,跟自己無關。
  “當地百姓竟然不懂得反抗,可憐可悲可嘆。”畢構喝壹口茶,感慨。
  “被打的,叫其他地方的人征服。如匈奴、鮮卑、羯、羌、氐。”
  李易舉個例子,咱們以前也有的地方地位低,打不過人家啊。
  “並不同,至少還有人在反抗,並最終打敗其他地方,由是南北朝。”
  宋璟不認同,咱們跟他們豈能壹樣,他們不懂得反抗。
  李易分茶:“確實如此,眼下當地小國比之南北朝之前更甚。”
  “多,多到我們不知道他們國家的名字,或許剛知道,轉眼變了。”
  蘇颋沒聽過釋波這個國家,他看李易的樣子,顯然也不曉得。
  多到連李易不清楚,就能猜出來有數量多到何等程度和混亂。
  李易暫時不加水了,拿起炮制好的杏仁吃:“越打越窮,越窮越打,苦的是百姓。
  壹個強大統壹的國家,乃為百姓之福,如大唐。
  當軍事實力穩固,經濟建設才是穩定國家的重要策略。
  尤其內部腐敗,必須杜絕,堅固的城池從來都是從內部被攻破的。”
  他給大家上課,不停地強調腐敗問題。
  “故,好戰必亡。”宋璟找到話題,他就想削弱將領的權力。
  “有的戰爭能賺錢,比如咱們需要的石油,咱們大唐這點好挖的品位不夠好。
  外面有好的,同時還容易挖,帶回來咱們加工成產品賣回去。
  壹百船的石油運過來,壹船的石油產品都用不上就足夠換。
  比賣玻璃、鏡子什麽的長遠,石油變成的東西,大唐百姓能用上。”
  李易反駁宋璟,誰說我打仗費錢?
  何況吐蕃不打行嗎?人家打妳。
  後突厥多猖狂啊,總是進攻咱們,咱們的兵守著,難道他們不吃飯?
  東北的地方妳是不知道他們正在努力發展,渤海國那誰快死了吧?
  反正給他拿去藥了,遇到對癥的可以吃。
  妳看妳吃的大松子,哪來的?
  宋璟不高興了,低頭用指甲摳松子。
  張九齡打圓場:“石油提煉出來的煤油、柴油點燈方便。待數量多時,大唐百姓家家可用。”
  “當找地方建煉油廠,附屬產品許多缺少技術,材料的提升也是技術因素。”
  李易順著話說,等油多了,蒸汽機可以淘汰,換成內燃機。
  尋常百姓不能買去用,租沒問題。
  繼續修路,好走車。
  眾人就著未來貿易及發展的事情聊起來,有對比,對比戰亂中的小國,自己的大唐才好。
  ……
  翌日,雨果然沒停,甚至還大了。
  大朝會開,李隆基主要為感受下大唐的繁榮強盛,群臣挑好的說。
  李易在醫院,沒去,下雨有棚子難道就不難受?又潮又冷的。
  醫院裏有作了闌尾切除手術的患者,有的拆了線,能夠正常走路。
  李易不敢給放出去,必須徹底康復,才能繼續幹活。
  現在觀察,順便開導他們,告訴他們有工錢,拿壹半的工錢。
  吃飯也是在工地上吃的,同時在幹活的過程中就有炎癥出現,工傷。
  李易只能如此安慰自己和別人,他沒辦法,不給工錢百姓能愁死。
  不全給是怕有人以此來偷懶,把自己弄出病,養著病拿錢。
  “李郎,羅恩昨天晚上回來。”
  李易轉壹圈,休息的時候永穆公主找來。
  “羅恩?”李易思考的模樣。
  “給石瞎子村裏修路那個。”永穆公主提醒。
  “哦哦哦!”李易想起來了,對,有這麽個人。
  “他……有事情?”李易又壹次反應過來。
  羅恩找玉真公主過夜,不至於讓永穆公主與自己提及。
  “他說他想到了壹種修路的好方法。”永穆公主果然有事情說。
  “他?修路方法?”李易連續兩個語調上揚。
  修路有工匠負責,從古至今修多少年的路了?他能想到好方法?當匠人傻?
  “不會是搶功吧?”李易考慮到工匠可能在施工過程中有想法,往上報。
  這個該是誰的就得是誰的,工部下面的官員都不搶的,他們只要說出來是哪個工匠,他們自然會得到獎賞。
  工匠因此可獲得提拔,拿好處,看功勞大小。
  朝廷的人不傻,官員搶功,以後工匠不出主意了。
  “應該……不是……吧?”永穆公主並不能確定:“他說趁下雨的時候,直接把水泥和沙子往路上抹,再翻壹翻,壓壹壓就成路了,速度快。”
  “不是,不是搶功。”李易確定了,絕對不是。
  “能看出來?”永穆公主好奇,怎麽如此篤定?
  “工匠又不缺心眼,怎會出這等餿主意?是他自己所想,沒錯。”李易笑了。
  “啊?不行?”
  “水泥修路有配比,雨水怎麽配?加上路面的泥土,混合起來……
  他能夠動腦筋,值得鼓勵,不過別打水泥的主意,別處不夠用。”
  李易覺得不可以太過打擊人,人家不容易。
  永穆公主眨眨眼睛:“他還說,若路過長,尤其橫面對山坡時,即便無河,亦要修橋。
  若僅僅穿洞,往來車輛多,會把路下的洞壓實。
  雨水或山上的滲水侵蝕路面,那壹處必然泥濘。
  用竹子鋪個小橋,橋壞可修橋,比修路容易,路基不會被水浸透。”
  李易楞了,幾息後說道:“涵洞?用水泥修涵洞不好照看,以竹來鋪,確實合適。”
  他想起從洛陽到黃河那壹片地方,山多,路得繞著遠走。
  另壹種涵洞以石頭來鋪,貨流量大的時候,壓塌難修,竹子的換起來速度快。
  這辦法好,就是……究竟何人所想?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